東亞的「跨地域」研究視角,是當前人文學界的共識之一
Read more以傅斯年、羅家倫兩位「五四」運動的主將為例,他們後來皆成為胡適陣營的人物,而且都堅決反共。可是如果以後來的發展,倒著回去看他們在「五四」時期的思想面貌,就會發現後來發展出的單一面相與「五四」時期有明顯的差距。
Read more渡不過的巨流河──多少壯懷激烈都已付諸流水。晚年的齊世英在充滿孤憤的日子裏鬱鬱以終。但正如唐君毅先生論中國人文精神所謂,從「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求仁得仁,又何憾之有
Read more打造世界級學府,展現百年榮耀」願景,並宣示將邁入創校百年的臺大,必須開創新局
Read more臺大(台大)決策者若有志引領臺灣高教,必須首先省思在制度上改革積弊,海納百川,吸引人才,讓人才激勵人才,才能開展鴻圖
Read more過去五年的紛擾可望告一段落,但怨念和戾氣揮之不去。而我們,尤其是學生們、教授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二〇二八年臺大即將迎來百年校慶,或許真心關心臺大未來者更應該藉此刻重新思考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要義
Read more對於自己的求學過程,走上歪路與回頭契機侃侃而談
Read more齊邦媛、林文月 回顧百年對望河山
Read more這不由的讓我想起美國二十世紀初的名詩人艾茲拉.龎德,(Ezra Pound) 的一首短詩。
Read more齊邦媛嘆說:80到85歲,她寫書這五年,是她的人生最快樂、最充實的時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