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新校長上任!金傳春:當務之急是改革積弊、海納人才】
金傳春
臺大(台大)決策者若有志引領臺灣高教,必須首先省思在制度上改革積弊,海納百川,吸引人才,讓人才激勵人才,才能開展鴻圖。
眾所矚目的第12屆臺大校長管中閔,自2018年元月5日遴選出爐,因教育部由「卡管」到「拔管」,拖延368天,至2019年元月8日上任。相對地,第13屆臺大校長陳文章,自去年10月7日遴選出線,到今年元月7日上任共93天,是順利多了。
然而,關切我國高等教育(以下簡稱「高教」)人士深感遺憾的是臺灣至去年底有149所大專院校,如同「僅一所教育部的大學」,期盼何時將可百花齊放邁入我國高教的鼎盛期?
臺大新校長上任,何為當務之急?
誠然,任何一所世界知名學府首重師資。然而,臺大教授的薪資過低,不但無法吸引國際人才任教,甚至多年來,系主任、所長、院長遑論校長幾乎均來自台大內部人選,嗅不到新氣息!近幾年,又因公教人員退休金在政黨輪替後的大幅縮水,不少優秀教師已被高薪挖角,政府雖推出「玉山學者」等方案,但短期高薪海外學者如曇花一現,起不了多大作用!管校長剛上任時,曾問及年輕教師,得到的多數答案是「改善薪資」較為重要。
在體制上,1993年版的大學法規定「校務會議為校務最高決策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2005年修正的大學法第15條仍指明「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即校務會議只能議「事」而不選「人」,如同歐美先進國的公事作風,即不該經由校務會議對校長候選人投票,將政治歪風在校園滋長!
至今,臺大校務會議最多的教師代表,是由各系所選出,實難產生如柏克萊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教授參議代表(faculty
senate)的較多跨院所具宏觀視野的校務會議代表。再省察臺大校長遴選制度,任一校長候選人,必須得校務會議代表三分之一以上的贊成票通過後,才有機會進入下一程序;海外高風亮節者不可能熟識多位校務會議代表,豈願經此政治投票程序受辱?即使有心人士,也可能因這種不被尊重而裹足不前。
管中閔:變革是臺大與臺灣高教唯一出路
換言之,校務會議直接影響大學校長的遴選,為臺大首創卻延用多年未改。其實,臺大校務會議可討論或如清華大學僅供遴選委員之參考;學生代表宜向遴選委員表達意見,但不適合直接要求校長候選人後又對外發布!
管校長上任前的名言「變革是臺大與臺灣高教的唯一出路」,言猶在耳,可惜臺大校長擇選經校務會議投票嚇跑海外優秀人才的變革火車頭尚未開動,管校長就先下車了!
真正的問題是各教師要在專精領域的教學、研究有傑出表現,已非易事,而許多校務問題必須誠願費時深入剖析討論,且對高教問題的廣度與深度有洞察力,才能決定有利於校務長期發展的最佳作法;更不能選前因要求增加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名額,就先應允,畢竟社會瞬息萬變,大學必須走在時代前端,才能引領社會進步。
令人痛心的是,去年沸沸揚揚的臺大某研究所碩士的論文抄襲,並不是指導老師最先發現,而是畢業多年後被校外人士檢舉!反映臺大教師升等多只評審論文並未重視教育之陋習,多次的系所評鑑也未察覺防杜問題,必須徹底反省改進。又因教師聘任與解聘須經三級三審制度,至今臺大尚未對外界期盼有完整的回應!
顯然地,臺大歷經假論文與論文抄襲事件,新任校長必須扭轉乾坤回歸教育哲學與高教的社會責任。
臺大決策者若有志引領臺灣高教,必須首先省思在制度上改革積弊,海納百川,吸引人才,讓人才激勵人才,才能開展鴻圖。在此,特誠摯地對新校長上任寄予厚望。
此文章轉載自遠見網站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8470
(作者:金傳春,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及臺大校友)
Dr. Chwan-Chuen
King, Dr. P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