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摘錄

 

一八年臺大校長遴選事件是臺灣高教史上空前的一場大風暴,幾乎摧毀了起步未久的大學自治。事件持續一年多,過程驚濤駭浪,凶險異常;事件主角,前臺大校長——管中閔身處風暴中心,遭受各種力量夾擊,身心飽受摧殘。最後雖然挺過這場風暴,但他不是勝利者,只是一位不願也不曾被擊倒的倖存者。

二三年初,管中閔完成校長任期,淡然下臺,既未動搖國本,也沒有辱沒任何名器。與此同時,臺灣政局依舊熙熙攘攘,撕心裂肺的抗議喧囂早已經複製轉貼到下一場紛爭中。過去五年的紛擾可望告一段落,但怨念和戾氣揮之不去。而我們,尤其是學生們、教授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二二八年臺大即將迎來百年校慶,或許真心關心臺大未來者更應該藉此刻重新思考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要義。挺起「大學的脊梁」談何容易,我們唯有勉力前行。………摘自「大學的大學的脊梁,王德威的推薦序」

管校長說:「目前教育部對大學無所不管,希望政府及立委認知根本問題所在,不是像菜市場般在修大學法,大學法應更徹底鬆綁,各校自己決定要培育什麼樣的人才、跟什麼樣的企業合作,回到大學自治才能改變,目前只能在符合教育體制下發展,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未來大學是如何改變高等教育的品質,增加終身學習管道,跟現有大學教育結合,真正達到未來大學及永續教育的目標。」但他也強調,未來大學不是一個已知的固定模式,而是不斷討論和演變的過程,不是只有台大可以做,其他學校也可以討論他們自己的方向,決定每個學校的作法,「讓大學真正的活力放出來,台灣教育才有機會改變。」


時間未遠,歷史之鏡是如此清晰。我們還能逐一記憶,為臺灣大學,為臺灣知識分子,為一段那麼珍貴的「人間風骨」,留下鮮活的見證。書寫,是記憶,也是反抗…………楊渡作者述。


2023313日,台大前校長管中閔先生舉行新書「大學的脊梁:台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發表會。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udn video Youtube

楊渡說:我也訪談了臺大前校長陳維昭,他正是那一次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召集人。在事件發生當下,他遭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絕對比誰都大。然而他不僅挺住了,還反過來希望說服蔡英文,幫忙解決臺大校長就任的困難。他溫文儒雅、沉穩內歛的氣度,使得他未曾說出一句傷人的話,卻以最堅定的態度,維持一個時代知識分子堅強、柔韌、永不屈服的風骨。

 

我最欣賞他的一句話是:如果我屈服了,那以後怎麼做人?人啊人,這個字,那麼簡單兩筆畫,卻是頂天立地、挺立不屈的原型。

Tags: 大學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