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臺大校長陳文章:培養領袖型人才,3大策略立足國際】

金傳春 

「 本文出自 遠見雜誌2023 / 05 月號 」

202318日,臺灣大學工學院院長陳文章接掌臺大第13任校長,為因應數位化、智慧化、永續化及少子化的新科技和新時代,提出「打造世界級學府,展現百年榮耀」願景,並宣示將邁入創校百年的臺大,必須開創新局。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期勉陳校長所提的八大重要工作規劃一定可以「領導臺大成為世界級學府」。

 

對此,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金傳春,匯集師生、校友關注議題,於326日專訪陳文章及行政團隊,了解他如何以工程師的全面觀,帶領臺大在國際上爭榮?培養未來領導人才的策略?如何掌握人工智慧契機,引領師生、職員開創未來。以下為訪談精采內容:

拓展多元學習、學用合一

金傳春問(以下簡稱問):近20年,歷任總統與政府決策官員多畢業自臺大,您認為臺大學生的常見優缺點為何?如何在教育上強化學生出校門後的「宏觀思考」與「決策遠見」?

 

陳文章答(以下簡稱答):首先,臺大學生很用功;但入臺大後,因升學壓力消失了,往往對未來夢想的堅持感到徬徨。我感受到有些大二、大三學生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所以設計一個暑期生涯探索學習計畫,讓大一升大二的學生經由實際參與,增廣見識,多方探索個人的志趣。

 

其次,我鼓勵學生走出去。以畢業前至少有一次企業實習與國外研習為目標。所以校方推動募款,拓寬學生更多視野,幫助他們在不同文化中,學習到如何與他人協調,從中培養創造力、執行力、領導力及利他精神。

 

隨著科技技術不斷創新,企業環境變動快速,但當時代變遷愈快,企業與公務機關不可能一直進用新人因應,所以學生在校就要養成隨時可自學新技術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具備強大的學習力,學校在課程發展上做了很多變革;除了雙主修、輔系與領域專長的學分課程的學術紮根之外,臺大正拓展「多元學習」[包括:(1)自主學習、(2) 237個領域專長模組、(3) 6個跨域專長、(4)「校學士、院學士」及(5) 20系有指導教師引導下完成學士論文的學士榮譽學程(Honors Program)]與「學用合一」(企業與海外研習)架構,重組統合課程,栽培具「自主學習力」的領袖人才。

 

另外,也結合系所領域,拓展現有國際引路人計畫(NTU International Mentorship Program)與國際引水人計畫(NTU Overseas Internship Program),建置全球移動力的學習網絡,創造更多機會,讓學生可到企業或非政府組織實習(國際生可在台實習,臺灣生可至國外實習)。

 

問:「師資」是高等教育最關鍵的要素。大學教師因自政府刪減退休金後,已被先進國與中國大陸高薪挖角,您將如何吸引優秀師資?

 

答:有「大師」,才能造就頂尖學府。「攬才」除了教育部的青年學者計畫與國科會的哥倫布和愛因斯坦兩計畫的外部資源,管中閔前校長原已設置的「臺大拔萃講座」,將增加名額,協助各學院延攬重點領域的學術成就卓著學者,並配合提供住宿及新進教師加給與創始經費,增強攬才的競爭力。

 

「留才」著重「彈性薪資」,中生代教師有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與彈性加給,已協助各學院另由募款設置「學術勵進青年講座」;並以「特聘教授加給」及「臺大講座教授」兩法對「資深教師」留才。另也有教學績優加給制。

 

事實上,台灣想打造世界級學府,不但要有世界競爭力的領域,還要有研究群聚落,所以未來我們也會與企業或財團法人機構一起合聘,擴充教研資源。

 

師資之外,臺大對優秀的行政人員也有彈性的獎勵制度。

 

問:您在接任臺大校長時,提到將強化「國際教育」,您將如何吸引國際學生來臺大就讀?尤其是父母來自台灣的年輕一代是否也能在延續中華文化的台灣有接受高教薰陶的機會?

 

答:國際生可分入學、就學與實習及就業三方面來談。

 

入學要選拔優秀境外生,這必須和國外知名中學、大學結盟,或去國外的中學辦營隊,與這些優秀的中學簽定聯盟可以薦送學生來臺大就讀,或或經由老師至國外進修時,協助選才;除提供優秀國際生獎學金外,可就入學、就學、實習到就業,設計完整配套措施,吸引優秀國際生來臺大就讀。

 

臺大培養的未來領袖人才,不但要有專業技術,還更重視領導力、國際視野與社會責任。

 

爸媽來自台灣移民國外後的子女,可經姊妹校申請交換生或訪問生,或參加暑期班來臺大研讀。

 

本校一向基於多元化教育的理念,藉由不斷提升數位學習環境與內容、綜合大學課程的豐富度,及實證式教學發展的規劃與輔導,協助學生為開拓未來而學。臺灣大學注重引領而教(precision higher education),以養成學生六大關鍵能力(基礎能力、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移動、問題解決及社會實踐),栽培全球社會和產業需要的開拓型、領導型人才。

 

問:冷門科系的學生茫然畢業後的出路,您如何協助臺大這些科系的學生創造自己一片天?

 

答:剛談到臺大要栽培具自主學習的領袖人才,是從學術扎根、通識課程(科技與人文素養)、多元學習及學用合一這四方面著手。因此,我們的教育不再侷限於「系」,並已有雙主修、輔系;加上領域專長模組、兩年的創新設計學程、學士榮譽學程及校院學士學位(非原系)。現在彈性大多了,學系界限已不那麼明顯;只要學生願意「主動」修習不同學程與組合課程,冷門科系仍有一片天。

 

陳文章認為,只要學生願意「主動」修習不同學程與組合課程,冷門科系畢業後仍有一片天。

 

問:臺大的「通識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虞兆中校長與數學系黃武雄教授努力下,曾備受重視;但近年年輕教授忙升等,年長教授勤接研究計畫,校園內的「通識教育」熱忱氛圍已走下坡,您如何提升臺大的通識教育水準?

 

答:臺大除大一國文與英/外文的語文共同必修之外,學士班學生須修習通識課15學分,含八領域:(1)文學與藝術、(2)歷史思維、(3)世界文明、(4)哲學與道德思考、(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6)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7)物質科學及(8)生命科學。此八領域極近似哈佛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七領域,各院系另明定修滿指定的三領域(至少9學分),其他可由學生自由修習。

 

其實通識課的主題可更精確聚焦。我曾開過「工程科技與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明瞭人文素養對工程人未來生涯與工程企業管理的影響;如此聚焦後,對學生助益更大。

 

問:國外一流大學近年十分重視跨領域學習,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由副校長帶領跨領域教研,您有何獨特想法?

 

答:臺大的「跨域學習」十分多元,除了共同必修、通識課、系內必修/必選之外,均可跨域修其他課(領域專長12-15的學分課程,可拿證書),也可按個人興趣修習第二專長;且大學沒修完的學程,念臺大研究所時還可繼續完成。所以「跨域學習」在臺大有很多機會。我們甚至開放許多課讓臺師大、臺科大的學生也可來修。明年的臺大杜鵑花節,也會邀請我們兩個友校來參與學系博覽會。

 

問:管校長任內首開風氣推動「未來大學」,您上任後如何推波助瀾?

 

答:「未來大學」的理念,是強化「學生自主性」學習,學生在自我追尋與實踐夢想過程中,因外在激發而想到的問題,經由內在轉化成相關的學習動力,甚至提出要加強有興趣發展特定領域的專長。另方面,臺大推出「學士榮譽學程」,打破過去科系、校園與產學的界限,期能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

 

事實上,若年輕人能自主學習,企業界就不必為因應新科技而不斷加聘新人。我們最近增辦「企業講座」場次,也是讓學生多了解現狀,進而思索未來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而早作多方準備。

 

綜言之,臺大育才有四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系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第二階段是跨領域學習,第三階段強調學用合一,及第四階段為「具自主學習的領袖人才」。

 

AI研究成果提升全球競爭力

問:臺大教師雖有國科會等單位提供的學術研究計畫,但因近年人事費漸高而台灣的研究計畫金額小,連實驗養動物也養不起。長庚大學與國外頂尖大學會對拿到研究計畫的老師,提供相對資金,鼓勵研究者更上層樓,您覺得這種作法,是否在臺大也可推動,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答:校方依據不同時期老師的需求,提供資源,有四作法協助他們在研究上更上層樓:(一)新進教師,可一次申請創始經費及專題研究計畫經費;同時鼓勵博士後學者加入「核心研究群」;(二)45歲以下教師,可申請本校學術研究生涯發展計畫,包括深耕型計畫與桂冠型計畫(搭配國科會優輕計畫);此外,外部研究經費補助獲得較少的老師,也可向校方申請拾玉計畫;(三)為促進團隊合作,校內已推動「核心研究群計畫」,以種子計畫精神,引領關鍵研發課題;對於具原發性的構想,以增加國際合作經費方式,鼓勵與國際團隊合作;及(四)成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綜理國家產業需要、國際發展趨勢,將臺大具優勢的特色研究推向國際。

 

問:您提出對臺大的願景是「打造世界級學府、展現百年榮耀」,而至今臺大的國際排名已落後中國大陸的北大、清華大學等,如何迎頭趕上?

 

答:大學的重要使命是培育人才、創新知識與協助社會進步;這些任務不容易從國際排名來評比,但可以藉由排名來提高一所大學的國際學術聲望。

 

至今大學的國際排名多偏重在學術聲譽,例如我們台灣的半導體科技是世界第一,臺大電機系的全球排名也很亮眼;表示我們較優越的領域,也要讓他國學者知道。至於社會責任,臺大對國內外的貢獻其實有目共睹,反而排名在60名之外,好像不是很合理。畢竟教育要看長期的影響!當然,我們也要檢視自己還有哪些待努力進步的空間。

 

在提升學術研究的國際貢獻,臺大的策略是重點研究突破、提供優質研究環境及拓展國際合作三方面並進。

 

首先,研究突破可聚焦在原創性研究,深耕重點議題、引領影響未來的關鍵課題及推動前瞻跨域研究。

 

在優質研究環境方面,我們必須開發一些新穎的重點技術平台,並促進多領域討論、腦力激盪與融合的時空環境。

 

至於拓展國際合作,經由國際學者點對點的交流、國際合作計畫及共同發表,可延伸至研究群之間的合作、合設研究中心/實驗室、重點姊妹校合作,乃至由深耕重點與關鍵議題,擴展為議題式與區域式夥伴互聯中心及成立「全球永續發展智庫」與「亞洲高等研究院」,共同肩負提升全球所需的國際合作。

 

由國際知名研究機構來看,如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機構 (Max Plank)與羅伯特.科霍研究院(Robert Koch Institut)、法國的卓越研究所(Institutes of Excellence)與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美國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與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融合成長研究計畫(Growing Convergence Research)、瑞士的國家頂尖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of Competence in Research)與巴塞爾免疫學研究院(Basel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以色列的魏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澳洲的伯內特研究院(Burnet Institute)、日本的全球頂尖國際研究基地計畫(World Premie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Initiative, WPI)及韓國的基礎科學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台灣勢必要發展具國際頂尖特色的研究中心。換言之,經由核心研究群、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及和國際頂尖研究中心的知識/技術交流努力,此三方面並進,臺大可掌握全球重要發展趨勢,加緊馬力,將可迎頭趕上。


臺大將充分利用AI研究成果提升全球競爭力。取自pexels

 

問:在人工智慧(AI)機器人時代浪潮,如何善用AI科研成果以提升臺大的全球競爭力?

 

答:臺大未來將從研究深化、跨領域合作及產學鏈結著手:

(一)持續投入AI核心研究領域:AI在決策支援、流程優化及細節探索的表現優於人類,而臺大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傑出,,特別在語音辨識(尤其是中文)、智慧醫療、社群分析及硬體加速AIhardware-accelerated AI)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成果。近日引起很大關注的生成式AI發展對人類處理事務將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但目前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如支援及降低所需大量計算需求、客製化、提高正確率等,都是臺大可以貢獻全球處,臺大適時掌握先機,應可以保持領先。

 

(二)深化跨領域研究及學習:AI的影響力已深入各行業、層面,而臺大領域多元且完整,對新技術掌握度高,不僅在醫療、農業、製造、法律,均已將人工智慧導入到相關領域中,未來會積極鼓勵臺大師生在人工智慧跨領域合作學習,並開設多元的AI相關課程,期待臺大師生及員工能成數位轉型時代駕馭人工智慧的AI+專家。

 

(三)加強產學合作及國際鏈結:將與國內外領航的科技公司進行密切的產學合作,建立聯合研究室,並與國外重點大學及姊妹校促進知識交流,更能創造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

 

臺大將充分利用AI研究成果提升全球競爭力[註一]

 

問:清華大學、交通大學與企業界合作在校園內成立創業中心,鼓勵年輕人創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讓學生創造新的工作。臺大也有類似中心,請簡述具體作法與成效?

 

答:臺大在2008年設立「創意創業學程」,提供創意與創業相關課程學習、場域實踐與創業輔導。開設迄今已邁入第15年。自105學年度起擴大招收臺大、臺師大與臺科大三校聯盟學生。

 

2013年臺大成立「創意創業中心」。由於創業挑戰多,該中心從創新構想出發,到實踐新創旅程,提供幾近統包的服務。如提供台灣新創加速器與孵化器輔導創業者,以六大輔導資源協助新創加速成長,包含商業策略營運、新創與企業合作專案、創業社群交流、新創人才謀合、關鍵資源介接及公關行銷。又如「創辦人學堂」,邀請名師教導如何找對人共同創業,如何撰寫商業企劃書等,以及舉辦「臺大種子創業競賽」,提供創業基金。

 

截至目前為止,臺大已有30多個新創企業。技術轉移高達7.9億,五年的產學總收入是40億元,超過台灣的其他大學。

 

形塑典範,深耕社會責任

問:您曾期許臺大能在各領域培育領袖人才,然而近年校園裡漸漸找不到如李鎮源、楊照雄、陳拱北教授等人的人格風範,讓年輕一代學到「身教」,如何強化領導人才的人文教育?

 

答:臺大培養領導人才,除了創造力、執行力、領導力之外,還要有利他精神與人文反思。作法上主要由通識教育著手,以獎勵為輔;我們有「利他獎」(每200學生有一名),形塑典範,以及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13名,栽培肯為社會付出的未來領袖。

 

過去,臺大曾對研究發現和成果開記者會,未來將對學生服務特優者,也要有類似的公開激勵。

 

《遠見雜誌》的2023年大學社會責任評比,成功大學勇奪「在地共融」及「福祉共生」兩首獎,海洋大學榮得「生態共好」首獎與「人才共學」及「在地共融」兩楷模獎。臺大榮獲「人才共學」首獎。

 

問:去年臺大發生碩士論文抄襲事件,且是專任資深教師指導的不只一篇論文,卻在多年後被校外人士舉發,未來如何在制度上杜絕論文抄襲?

 

答:臺大學生大一修基礎課程後分流,學生與老師和系所院校主管的互動並不多;很難如過去由老師的言教、身教來影響學生。何況學生在網路聊天、交友的時間較多,也比和老師更親密。相對地,教授即使對學生有期望,也無法完全要求,必須尊重學生的自主性。

 

回想我學生時代,曾去老師家聚會。現在的師生很難有如此親近的互動。目前思考的改進作法是加強師生互動(如導生會等)、強化導師制與學生規範,頒發傑出導師獎,提高老師身教、言教的影響力。

 

杜絕論文抄襲,必須由教育制度著手。過去,校方待外人檢舉後,才組調查小組。今年317日教務處提案採「主動機制」,即一個單位若發生2位學生或2篇論文出問題,校方會啟動評量該單位。

 

大學是育才的地方,怎麼最後卻撤銷學位?我們要深切檢討。論文抄襲常出的問題在「寫前言」,系所往往沒有論文寫作必修課等要求,或老師也較少指導有寫作困難的學生如何下筆可以寫得更流暢或向學生提出要求。

 

問:校內外人士對臺大人的社會責任多所批評與期待[註二]。臺大前校長孫震在兔年團拜中,強調大學的「傳承文化價值與服務社會」,彰顯東方文化重視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這方面臺灣的教育比中國大陸超前[註三],您未來如何承先啟後再加把勁?

 

答:臺大有人文與科技對話講座、大師講座,還有新設立的椰林講座等。我們向來重視文化價值的傳承,也深知台灣在這方面有責任。

 

最好的作法是將過去的傳統文化能接軌到現代。我曾聽一場演講,說明漢字與現代科學演進的關係,聽後更能欣賞中華文化,所以我們的教學研究可以多思考從過去到近代的歷史過程中,為何發生那些時代變遷,會更有意義。

 

強化高教行政與制度革新

問:美國在6070年代開啟高教的黃金時代,帶動國家的經濟發展。北京大學在2005年的總預算是一年80億,至2015年已增至800億(幾乎十倍),在前年又上升至1636億;而臺灣大學在2015年僅144億,至2021年為160億。政府不重視高教,又將大學教授列入「公教人員」。2017年政府的年金改革大砍大學教授的退休金,大學教師成了重災戶!您認為臺大為國內龍頭大學,首應提出哪些高教改革建議?

 

答:臺大的經費加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一年約台幣200億元,而政府的大部分前瞻經費用在基礎的硬體建設,較少在攬才與留才;更何況至去年1015日國內有158所大專校院,僧多粥少,經費有限。然而對臺灣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

 

國外的頂尖大學也是校內設有工作小組,再加上國家的資源挹注,所以許多關心國內高教發展人士,一致呼籲政府要重視攬才與留才。

 

問:臺大的院長以上高級主管,多位來自臺大人,近親繁殖在許多領域尤其嚴重,未來如何期達像柏克萊加大田長霖前校長的「多元人才以追求卓越(excellence through diversity)」?

 

答:台灣的公立大學行政主管的薪水固定,加給薪資並不多,責任重,也沒有國外頂尖學府行政主管有較大的決定權,所有教師聘任是系所依其委員會同意後,即自主決定。所以系主任、所長、院長等行政職,完全是一份使命感與責任,並不像國外許多大學,是由董事會決定行政主管薪資,助行政首長施展他們的新抱負。

 

不過,臺大未來可以聘任國內外傑出人才為「校級顧問」,拓展大學的思考面而走在時代尖端。

 

臺大師生同仁齊力,創造下一個百年榮耀

儘管少子化、政府高教經費不足、法規制度缺彈性、教授薪資低致難攬才及教研軟硬體建設離世界頂尖學府相去甚遠等等挑戰,誠如陳校長就職致詞說:「臺大擁有臺灣最優秀的師生及傑出校友的奮鬥築夢典範,做為國內龍頭大學,必須積極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將帶領師生同仁齊心協力走向世界舞台,創造臺大下一個百年的榮耀。」

 

誠然,臺大自傅斯年校長以「我們貢獻這個大學於宇宙的精神」辦學,引領歷任校長勇往挺進。童年在布袋戲與歌仔戲陪伴成長而接棒不到百日的陳文章校長,走訪臺大各校區與校園各角落,並計劃興建師生宿舍及學院大樓。陳校長的行政團隊已馬不停蹄準備登高貢獻全球。

 

[註一]臺大電機校友的安霸(Ambarella)公司王奉民執行長補充說:「AI有許多嶄新應用,美國學者研究人類表情,分析社群媒體哪些語句、字是否有種族歧視,協助診斷癌症等病。所以校方可鼎力促成跨域合作,法學院也可帶領研擬AI規範與政策討論(如何界定人的智慧與人工智慧等),甚至成立『資料科學所』,整合內部資源。」人工智慧內容,由廖婉君、謝冠雄、王奉民與吳宗樹提供專業看法。

 

[註二]前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楊志良前院長曾撰文「臺大愧對國人」。他急呼「臺大的教育至少要有一定比例的臺大學生能想到自己如何貢獻國家與臺灣社會」。

 

[註三]黃光國教授近年撰寫「中西會通四聖諦」五本書,今年5月中將出版「宋明理學的科學詮釋」,以響對東西文化價值有興趣的讀者。

 

[誌謝]作者誠摯感謝下列關切我國高教發展人士的惠賜寶貴意見與熱心協助:陳文章、廖婉君、謝冠雄、劉源俊、王泓仁、林晏伊、吳忠幟、蔡素女、李琳山、袁孝維、繆希樁、石富元、黃冠涵、林白翎、陳世英、汪文豪、劉威、王力行、王亮龢。

 

此文章轉載自遠見雜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1991


者:金傳春,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及臺大校友

Dr. Chwan-Chuen King, Dr. P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gs: 金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