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老師

憶師恩

 

首位在西方世界長期主掌職業莎翁劇團的亞裔人士,同時是英國國際莎學會議(International Shakespeare Conference, Stratford-upon-Avon)首位華裔永久會員,楊世彭是國際級莎翁戲劇專家。他執導中外名劇及原創劇近七十齣,不僅在台灣、香港、大陸等華人地區首屈一指,在美國與英國也聲譽卓著。回憶起當年在臺大外文系的恩師英千里先生,楊世彭雙眼充滿了感性,「即使是系上年輕的、並不是了不起的心愛學生,英老師都誠誠懇懇對待你,希望你成材。」感恩、緬懷盡在不疾不徐的言詞中。

 

時間回到1955年,楊世彭剛考進臺灣大學時唸的是中文系,那時中文系和外文系在大一時有很多共同課程,「西洋古典文學導論」就是其中之一。這堂課是由英千里老師所主講,是楊世彭最喜歡的課。在課堂上,楊世彭飛快地抄寫筆記,記下老師講課的精華,回去還要整理,工整地抄到另外一本,又借助外文系那些功課好的、女同學們的筆記拿來參照,使自己的筆記更加準確豐富。「你如果到我美國的家裏,我馬上可以到書房拿出西洋古典文學導論的筆記,裏面寫得一絲不苟,這是我整個大學生涯留下的唯一筆記,因為這門課講得太好了。」

168_8372f963.jpg 169_2892bed1.jpg

 

英老師課堂上的筆記,60年後楊世彭至今都還珍藏著

 

「英先生標準的北京話,不快不慢地把我們引介到西洋古典文學的殿堂,讓我們欣賞裏面最優秀的作品,這是一門了不起的課。」楊世彭娓娓道來,從西臘神話開始,講古典西洋史,希臘羅馬時代,IliadOdyssey兩大史詩,古英國ChaucerMilton的神曲……。那時班上學生都沒看過這些書,別說原文,連翻譯都沒看過。根據英千里先生生動的敘述,這群新鮮人對西洋古典文學裏面壯闊、雄渾的內涵逐漸有所領略。英先生從來不點名,「喜歡上這堂課的學生會早早到教室佔前面的坐位,看英老師上課時生動的表情,聽他的講述,還有偶而穿插的笑話。」「我印象最深的是希臘神話中天神ZeusJuno夫妻倆之間的鬥爭,Zeus各種各樣的外遇,生下多少私生子女,他們都變成天神,天神的個性都不同,本領都很大,講得太精彩了。」楊世彭到現在都還記得。

 

英老師身旁沒有家人照料,身體不好的他,面色蠟黃,一直有著病容。楊世彭印象中,英先生每天都乘黃包車來學校上課,腿上蓋著一條毛毯。即便如此,不論寒暑,英老師每天一定穿西裝打領帶,衣著整齊去教課;頭髮中分,梳得一絲不苟,是美國2030年代的紳士髮型得體而乾淨,這種在儀容上的要求,代表著英老師的敬業和自我要求。他煙癮很大,平常煙不離手,但上課時絕不抽煙,這也是他自我要求的明證。

 

緣牽票戲

楊世彭考進臺大後,馬上參加了臺大平劇社,開始票戲、學戲,每年有二到三次的演出。他發現英先生往往來看學生演戲,原來老師是北平人,他喜歡國劇。演出後第二天楊世彭會去找英老師,「老師!昨晚您來看我們演戲了,我演的周瑜(或是呂布、王金龍)行不行啊?……」雖然外文系學生那麼多,英老師總會記得楊世彭,誠懇地給他鼓勵,「你不錯啊!扮相不錯啊!嗓子不錯啊!」都是講楊世彭好的地方,雖然楊世彭曉得自己的京戲演得並不怎麼樣。

 

從此,楊世彭與英老師那份奇妙、不解的緣份也慢慢的勾勒、延伸……

 

大二時楊世彭以中文系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轉到外文系,從此變成英老師的正式門生。

 

指導畢業論文

 

 

到了大四,按照外文系的傳統和規矩,有一門選修課叫Thesis「畢業論文」,只有四個學分。楊世彭回憶,班上有150人,選修這門課的不到十個學生。那時大家都偷懶,只有真正最好的學生才選Thesis,因為學生得花一整年的時間,用英文寫一篇份量頗重的paper,其實就是比較長的research paper。大四的同學都忙著追女朋友、找工作,絶大部份準備出國留學,忙著申請學校,還有當家教賺錢,誰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寫 Thesis in English

 

現在想想可能是福至心靈,回憶半個多世紀前的那一刻,楊世彭的眼神仍閃著光芒,「忽然一個念頭,大學四年我總該留個記錄吧!我要寫Thesis。」註冊時,幾位重要的老師都坐那兒,給學生提供建議,英千里先生也坐在那兒。楊世彭走到英先生面前說:「老師!我在猶豫是否要寫一篇Thesis, 假使要寫的話,我會寫「The Technique of Chinese Opera」《京戲的技藝》。」「這個題目很好啊!你又是票戲的,你可以把很多你的戲照放裏頭。你假如要寫的話,我來做你的導師。」英老師主動提出。

 

英老師是外文系主任、名教授,他身體又不好,但他卻自動提議來改楊世彭的文章,「老師也許是一時興起,願意做我的導師,這是多麼大的光榮呀!」楊世彭萬分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榮譽,花了千辛萬苦、九牛二虎之力,寫了大約一百多頁的英文論文。中間有很多圖片,呈現生、旦、淨、丑不同角色,鑼鼓、京胡、二胡各種樂器的圖像,都是楊世彭從雜誌上、書上剪下來貼的,裏面還放了很多他自己演出的相片。

170_aa54db64.jpg

英老師指導的這篇畢業論文影響了楊世彭一生的發展

171_5de13506.jpg

楊世彭的畢業論文「The Technique of Chinese Opera」《京戲的技藝》」中

還放了他自己演出的相片

 

這篇論文成了英老師和楊世彭師徒倆最直接、也經常接觸的橋樑。「英老師這麼忙,學生這麼多,我又不是最優秀的學生,他其實沒有理由花時間在我身上。」由於這篇論文,楊世彭經常到英老師的辦公室去請教。英老師是一絲不苟的人,他改論文非常仔細,批改的紅筆字每個字都非常乾淨、清楚,絶對不草率,即使是改學生的文章,也改得乾乾淨淨。英老師的敬業、付出,楊世彭一點一滴都看在眼底。

 

即使你不是班上最頂尖的學生,並不是老師的最愛,英老師卻都誠誠懇懇對待你,希望你成材,這就令楊世彭印象非常深刻。其他的老師往往一晃而過,和你聊兩句就走了。楊世彭對英老師卻感念極深,老師的一絲不苟,也影響了楊世彭今後的處事方式。

 

楊世彭寫了一些東西給英老師,英老師用紅筆批改了還給他,這樣的交往,一直到楊世彭從外文系畢業,這篇論文的原稿也一直在楊世彭美國家中。西洋古典文學導論的筆記、這篇論文和畢業證書,是楊世彭臺大就學僅留的三樣東西。二十四年後,楊世彭結識英老師的兒子英若誠,他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名演員,也曾擔任大陸的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第一次到楊世彭在香港的家中作客時,他曾把英老師紅筆修改的論文原稿拿出來給英若誠看,也令這位訪客淒然淚下。

 

生涯轉機

 

 

1959年楊世彭畢業後接受預備軍官的入伍訓練及服役,那時他已申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系。沒有奬學金,出國唸書對楊世彭而言是天方夜譚。在偶然的機會裏楊世彭大四的論文輾轉到了夏威夷大學戲劇系主任的手中,他一看論文,尤其看到楊世彭演出的照片,大為激賞,「這個Daniel 楊正是我們需要的學生。」被兩位重量級的教授看重,楊世彭拿到全額奬學金,生涯的轉機也戲劇般的出現。

 

英先生知道了楊世彭得到了這麼好的奬學金非常高興,19618月楊世彭就要去夏威夷大學唸書了,臨走前去看英先生,英先生特地寫了一封信,讓楊世彭帶給他的老朋友Dr. Gustaph Eche教授及夫人曾幼荷教授。信沒封口,楊世彭打開一看,發現是封打字很漂亮、文辭帶著古雅味道的英文信。英先生託Dr. Eche夫婦照顧楊世彭,「北京一別後,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我要介紹一個我的學生給你們,I should say one of my favorite students……」一字一句透露著老師殷殷的期盼和鼓勵,讓楊世彭倍感溫暖,始終銘記在心。

 

當初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楊世彭不是最好的學生,卻打算做最好學生才肯做的艱難事,就是寫一篇英文論文,而英千里先生居然自動願意做這篇論文的導師。楊世彭語帶感性地回憶幾十年前的往事,「我們倆花了千辛萬苦,老師也很辛苦,因為要改我的破英文。」完成後,這篇論文送到夏威夷大學,被兩位重量級的教授看重,由於他們的關係,楊世彭拿到全額奬學金。英老師指導的這篇論文,加上他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讓楊世彭在夏威夷大學唸完藝術碩士的學位,然後到威斯康辛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得到中國人第一個戲劇博士學位,然後在美國很重要的戲劇系,從助理教授,變成副教授、教授、劇場主任、系主任,然後主掌有名的科州莎士比亞戲劇節,前後10年,然後主掌香港的最大職業劇團香港話劇團前後13年,對楊世彭而言,這是相當光輝的學歷和經歷。

 

英千里老師對學生的啟蒙、傾囊相授、無所求的付出,影響青年學子至深至遠。「在這條路上英先生幫了我很大的忙,他花了精神、時間改我這篇畢業論文,也影響了我之後一生的道路,英先生是我的恩師。」楊世彭感觸至深,對英千里先生滿是感念。


(楊世彭老師口述,熊健媄整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