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誠在「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上)
周素鳳
對於英若誠,我原本只有一點粗淺的印象:他是英千里教授的兒子,很出色的演員,很厲害的翻譯。前些時候讀了他的自傳《水流雲在》,對於這位國際文化交流的最佳推銷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近去北京時,住在首都劇場附近,就近參觀了「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走過人藝五十多年的歷史長廊,英若誠變成一個比較鮮明、具體的形象。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簡稱「北京人藝」或「人藝」,一向被視為中國戲劇的最高殿堂。全名中的「劇院」指的不是建築物,比較接近現代的「劇團」的概念。它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同名劇院,當時集結歌劇、話劇、舞蹈、音樂等各種演出。1952年分流重整後,「北京人藝」成為話劇專屬,由曹禺擔任院長。1956年「首都劇場」於北京王府井大街成立,專供人藝的演出、排練及辦公使用。到了2004年,中國第一家戲劇博物館----「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開始籌建,2007年正式對外開放,位置就在首都劇場後面辦公樓的四樓,館內有歷史廳、人物廳、劇目廳、理論與教學廳、學術廳等十個展廳,藏品近15萬件,包括劇本、服裝、道具、舞台模型等,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劇作家、導演、場記的文稿、手記、墨寶。
英若誠在1950年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加入北京人藝,年僅21歲,但與創院元老----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趙起揚四人,合作密切,關係深厚。他在1968入獄,三年後出獄,回到人藝;之後於1975年到外文出版社,1979年重返人藝。1986年他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1990年離任,之後仍為人藝導演他自己翻譯的《芭芭拉少校》(1991年),並上場演出《推銷員之死》。縱觀英若誠74年的人生歲月中,有30多年在北京人藝度過,他在人藝時所塑造的角色,翻譯的經典劇作,導演的劇目,在在令人難忘。他曾說過,自己永遠忘不了北京人藝,而他的貢獻也被譽為北京人藝的大功臣。
英若誠在人藝的第一個角色是老舍的《龍鬚溝》(1951)中的劉掌櫃。之後他又在老舍小說《駱駝祥子》改編的舞台劇中扮演劉四爺(1957年),非常傳神地演繹了七十歲的人力車車廠老闆。大陸著名戲劇家黃宗江曾評論道:「我覺得英若誠演劉四爺最好,脖梗子上都是戲。」英若誠也說自己偏愛劉四爺,因為他心目中的劉四爺的形象就是祖父英歛之的四弟,人稱「英四爺」的摔跤冠軍(當時北京最流行的運動)。英若誠把自己化妝成英四爺,「我母親以及那一代的親戚都被我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給逗樂了。」(《水流雲在》頁106)
隔年(1958)英若誠在《智取威虎山》扮演定河道人。當時他的妻子吳世良懷了第二胎,戲上演時已經過了預產期。英若誠的戲只有在開頭幾場和最後一幕,但他預感孩子即將誕生,於是趁著中間空檔,摘下鬍鬚趕往醫院。到了醫院才知道孩子已經胎死腹中,是個女兒。
英若誠回顧演員生涯時曾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演出是《茶館》,老舍編劇,焦菊隱導演,1958年首演。英若誠說焦菊隱是「最有學問的戲劇家,堪稱導演中的大師」(《水流雲在》頁187),能夠精準掌握老舍的劇本神髓。當時的北京觀眾從沒見過這樣的三幕劇,以茶館為背景,呈現三個時代的社會變化(戊戌變法、軍閥混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以人物的鋪陳帶動情節發展。沒想到演出後受到熱烈迴響,首演時演出50多場,1963年重演時又演了50場。六十年來,該劇已經成為北京人藝的「看家戲」,上演時幾乎都是一票難求。難怪一踏進戲劇博物館,偌大的「序廳」中,迎面而立的就是巨幅的《茶館》劇照,有如鎮館之寶。英若誠提到,老舍在劇本中指示舞台要在茶館牆上貼「莫談國是」四字,這在當時需要不少勇氣才能做到。
英若誠在《茶館》中飾演販賣人口的劉麻子,一舉成名。焦菊隱指導英若誠扮演劉麻子時,特別提醒他要「鑽研角色的不同側面」,要注意到劉麻子有其人生哲學,「覺得自己的行為是理直氣壯的」。英若誠說,「光演其壞是不夠的,這是我扮演這個角色時的最大挑戰。」(《水流雲在》頁187)英若誠成功地塑造了劉麻子,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唯利是圖,卻又振振有詞的壞蛋。1988年北京人藝到上海演出《茶館》,請回許多退休的原班人馬共襄盛舉,當時人藝對於是否請回文化部副部長扮演壞蛋多所顧慮,但英若誠欣然同意披掛上陣,在上海演出18場,再度以劉麻子風靡上海觀眾。
老舍是方言大師,能夠活靈活現地駕馭市井小民的語彙,尤其《茶館》中有六十多個人物,眾聲喧嘩,將之翻譯為英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1978年,英若誠完成《茶館》英譯本出版,讓外國的觀眾得以欣賞到中國話劇。有英文字幕的《茶館》於1980年到西德、法國、瑞士演出;其後又到日本、美國巡迴演出。直到今天,《茶館》在國外上演時所採用的英文字幕,仍舊是英若誠的譯文。
以下影片來自YOUTUBE:1982年【茶館】英若誠飾演「劉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