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老師的家人

英若誠在「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下)

周素鳳

       英若誠在清華大學時讀到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深受感動。1978年米勒以私人身份造訪中國時,英若誠得知消息,和曹禺一起拜訪米勒,曾籠統地談到將米勒的劇本搬到人藝演出的可能性,到了1982年,英若誠在堪薩斯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 Kansas City)擔任訪問學者時,提議演出《推銷員之死》,米勒同意了,但要求英若誠翻譯之外,親自演出男主角威力・羅曼(Willy Loman)1983年英若誠完成譯本,米勒到北京擔任人藝第一齣外國劇目的導演。劇中男主角威力是一個到處碰壁,一事無成的推銷員,為了幫助兒子籌措事業基金,決定以撞車自盡的方式詐取保險金。英若誠演得入木三分,被米勒譽為最出色的威力・羅曼。



威力羅曼和妻子琳達(朱琳飾)
米勒與劇組人員合影


    《推銷員之死》首演時,米勒坐立不安,完全沒有把握是否能夠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演完最後一幕時全場靜寂了一段時間,然後掌聲雷動,久久未歇。英若誠回憶道:「我們重演《茶館》非常受歡迎。可這次完全不同,就像是潮水。這是一個演員為之生存的時刻。」(《水流雲在》頁229) 大陸的戲劇名導孟京輝,當時是大二的學生,躬逢其盛,生平第一次走進首都劇場觀賞人藝的戲,他說《推銷員之死》帶給他的震撼超出想像,「我很感動,也很受震動,我開始想做一名導演,排演戲劇。」1984年,在「甘迺迪中心榮譽獎」(Kennedy Center Honors Awards)的頒獎典禮上,英若誠受邀擔任受獎人米勒的介紹,特別提到該劇首演後,由觀眾的感動看到人類透過戲劇,以情感交流的可貴。「無論美國人和中國人從地理上、歷史上以及其他很多方面有多麼大的不同,但我們都是同一人類。我們因同樣的幽默而大笑,因同樣的感情而流淚,並且,我們都理解阿瑟・米勒。」



1983 《推銷員之死》首演後觀眾的迴響

1985《推銷員之死》應邀赴香港演前夕,曹禺親筆致賀信。


       《推銷員之死》在人藝的成功,首要因素當然是英若誠的翻譯簡潔有力,將二戰後紐約布魯克林的方言轉換成北京的庶民語言,譯筆生動簡練,是英若誠自認他的譯作中最好的一部。另一個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米勒的引導。中外的隔閡需要溝通磨合,但米勒深信人類某些情感是共通的,他希望中國人演外國劇是神似而不是形似,首先就要求演員不要戴金髮,不要裝高鼻子。而當時中國民眾沒有推銷、保險、分期付款等概念,這類的差異性則在節目單加上注解說明。劇組排演時英若誠特別辛苦,不厭其煩地翻譯米勒的想法和意見給每一個人,也因此留下了許多本筆記,都是他轉述米勒對角色、舞台、燈光等的詳細記錄。一字一句親筆手稿,見證了英若誠對此劇的心血,真是勞苦功高。


左邊為米勒對燈光師方堃林講述舞台燈光的要點,右邊為米勒談時代背景和人物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