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賢哉,英伯母
1920年正當英伯伯二十歲,那時正就讀於倫敦大學,突然接到家裡發來的電報:「母病重,速歸」才訂了船票,匆匆趕回去。回到家後才知道,原來是奉父母之命,要迎娶從小就指腹訂親的蔡葆真小姐成婚。 我問過英伯伯,喝了那麼多洋水的他,那時候怎麼能接受父母之命的婚姻?更何況英伯伯父母自己的婚姻是經過一番周折,自由戀愛才結的婚呀!我想是因為英伯伯壓根兒的就沒和我提過他對自己的婚姻有什麼不滿。婚後又返回倫敦繼續求學,一直到1926年,英斂之過世,他才從歐洲返國,一家人終於團聚,並且可愛的九個孩子一個接一個呱呱墜地。
英伯伯心中口中的英伯母是最賢淑聰慧的女子,文才德行樣樣都行。我雖然未能與英伯母見過面,但我們有過信件的往來。無論是從她的信中字裡行間,還是從我母親,我丈夫都在北京時受到英伯母熱情的款待,都對這位非常偉大的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很羨慕英伯母硬朗的好身體。她生了九個孩子,又經歷了文革的折磨,還健健康康的比英伯伯多活了20年。媽媽還說等若嫻妹讀完書後,把英伯母接到美國來,他們老一輩的也可以做個伴。1990年是她老人家90大壽,大家預備齊集北京,為她慶祝。想不到1989年8月,她突然患病,溘然長逝。據說她去世之時,也非常安詳,子孫輩共有18人,環侍在側,現在諒已與英伯伯在天堂相聚,永遠不再分離了吧!在她,誠無所遺憾,但我未能見她一面,略盡孝思,則是憾上加憾了。
英伯母
一、亂世清泉
英伯母蔡葆真的父親蔡儒楷曾是晚清山東巡撫、民國教育總長、天津大學的前身國立北洋大學的創辦人。英伯伯和英伯母的婚姻,不但是門當戶對,而且還是娃娃親,也就是父母指腹為婚訂下的親。英伯伯12歲就出國留洋,而蔡葆真從未離開過中國。她的父親為了讓她好配得上早年留洋的準女婿,從小就把女兒送進了教會學校。她才華出眾,中學與鄧穎超女士是天津南開同班同學。
英伯母19歲剛過門,就當了英伯伯的父親英歛之創辦的北京第一所女子中學——靜宜中學的校長。英伯母不但漢英兼通,還寫得一手好字。後來英伯伯送人的墨寶都是借助於英伯母的手跡。
熟悉英家家族的人都說,英氏家族之所以能蒸蒸日上,是和兩位女人的奉獻與執著分不開的。其中之一是英千里的母親淑仲,另一位則是英千里的夫人蔡葆真。
英伯伯和英伯母一共生了九個子女。長女七香,次子若敬患病早逝,其餘孩子依次為若勤,若誠,若采,若識,若智,若嫻。孩子的名字是輔大校長,史學泰斗陳垣起的。孫輩加起來也有12人.英伯伯真是多子多孫,到現在我若采,若智都沒見過,更別提孫輩了。
江山易幟後,英伯伯在台灣一直想辦法希望把家人接出來。英伯伯還寄了兩張到台灣的入境證回去。印象裡英伯母回信說政府對她很好,人一不舒服,請半天病假,他們就會派人來陪她。當時生活很艱苦,每日入不敷出,家中貴重物品都賣了,連洗澡盆也賣了救急。這情形之下,難免借債度日。聽說英伯伯在台寄回去的一筆路費,就都拿去還債了。後來英伯伯在香港、美國到處託人,希望和家人取得聯絡,可是收穫甚少。英伯伯與家人分離廿多年來,英伯母與七個子女都深陷大陸,音訊全無。在北京,英伯母背負著的「家庭背景複雜」的苦難,任勞任怨,一肩扛起全家的生計,支撐著幾乎無望的等待。但無論日子過得多麼捉襟見肘,思想開明、重視品德教育的英伯母都堅持孩子們無論如何不能中斷了學業,再辛苦都要供孩子們完成教育。
文革中,紅衛兵抄家時發現一張耶穌像藏在一面掛鏡的後面。為此英伯母慘遭折磨。從掃大街,掃廁所,到遭批鬥,她都默默地忍受著一切。當時多少人和親人畫清界線,以求自保。但英伯母對英伯伯仍是忠貞不二。卻說幸虧Ignatius走了,否則他是吃不消這種折磨的。英伯伯時常會說起英伯母,他說英伯母從不抱怨結婚多年,沒和英伯伯頂過嘴,即使是英伯伯錯了,英伯母也從不指摘或多說,只知任勞任怨,相夫教子。大陸易手後,難免遭到歧視,備嘗艱辛,但對英伯伯仍是忠貞不二。而在汪洋大海的這一邊,英伯伯中年離妻別子來到臺灣,雖然深受器重,也建立了許多新的師生情誼,但是身體創傷未復,兩地音信隔絕,生活孤單。這幾十年中,也有人在勸英伯伯何不再娶?卻都被婉轉拒絕。這力量又從何而來?我想這是因為他們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兩人都守住了永恆的天主教信仰。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最寶貴的東西—忠誠和堅守。 真是亂世中的一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