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緣

一、掌管輔仁

鴉片戰爭失敗,英斂之思索若要振興國家,必須從「重道德」與「發揚科學」雙管齊下。1898年英斂之認識了中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耶穌會神父馬相伯。兩人都是非常愛國的天主教徒,他們關心國家,並相信天主教會對國家必有所貢獻。1912 年兩人聯名上書羅馬教廷,建議以教會立場在中國設立天主教大學(即北平輔仁大學),深得當時教宗本篤第十五世的讚許。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戰後數年的困難局勢,這個計畫暫時就被擱置了。英斂之並不氣餒,他先在北平西郊香山的靜宜園設「輔仁社」,培養天主教有志協助教會事業的青年。 

 

十二年過後,在英斂之及馬相伯馬不停蹄的奔走下,教廷終於把整個計劃交給美國的本篤會去執行。本篤會購買了北平西城定府大街濤貝勒府為校址,並決定先恢復英斂之所創辦的「輔仁社」。輔仁大學終於在1925年正式成立,而英斂之卻因過度辛勞,健康每況愈下,最後積勞成疾,於1926年辭世。當時英伯伯二十四歲,由英國回國之後,有三項職業由他選擇:一是當外交官,二是做買辦,三是教書。英伯伯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他認為自己不宜仕途,而對教書最有興趣。當時他也知道,前兩項,既舒服又有錢,他卻挑揀了清苦的教書生涯。繼承父業,擔任輔大秘書長及西洋語文系系主任和教授,長逾廿年。年輕英俊、瀟灑健談的英伯伯,以輔仁大學秘書長名義,承擔起這沉重的責任,並教英國文學。期間還與奧圖爾神父(Rev. George Barry O’Toole)合著《論亞里斯多德的邏輯》雙語教科書。

 

當時外國修會負責掌管輔仁大學的學校經費,行政組織則由中國教職員組成。行事細膩的千里伯伯,1926年至1947年擔任輔大秘書長期間,便負責居間協調這兩個單位,校內的教職員都親眼目睹了這位年輕的秘書長,對內對外明快的作風.

1933年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學校的基金匱乏,向美國募款困難,影響學校的維持和發展,因此教廷將輔大交由德國聖言會接掌。英千里此時已兼任西語系主任,講授英國「復興文學」、「倫理學」等課程,備課、講課、改考卷再加上行政事務等繁重的工作都落在他一人身上。

 

33歲的英伯伯規劃了一系列的改革,全系課程由文學、英語和第二外語組成;強調文學理論和外語應用並重,終於使課程設計日趨完整。為節省經費,西語系一向是由外籍教士來授課,英伯伯一上任便設法說服主管財務的外籍教士,更改以往僵硬的作風,應以課程為考量,選擇最佳的師資來任教,因此那時西語系延聘了多位名師來教學。原本英伯伯一直是自己墊錢,從英國直接訂購教材。之後因為書籍昂貴,同學負擔沉重,英伯伯便將希臘羅馬文學等書交由龍門書局翻印,在學校發售。新書內容豐富,一改過去使用二十世紀初年的陳編舊籍,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使課程和教材改革獲得良好的成效。學生在文學理論和外語應用能力方面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英伯伯在教學中,旁徵博引,幽默淺顯,而且妙語如珠,然學識淵博,可他從不拿艱澀的句子在課堂上炫弄,在學生眼中簡直就是一座知識寶庫。所以贏得學生的很大興趣和稱贊,尤其是「邏輯學」特別叫座。當然,不只是在北平輔大,國立北京大學和師範大學也都慕名邀請他講授「英國文學」的課程。

 

北平輔仁大學的老學生在台中家中為英伯伯慶生

 

在北平輔仁大學教課時,因選課的學生太多了,普通教室容納不下,只好改到大禮堂上課。不但大教室經常客滿,坐無虛席,有時連窗台門坎上都擠滿了旁聽的人。英伯伯學識淵博,但他從不拿艱澀的句子在課堂上炫弄,在學生眼中簡直就是一座知識寶庫。當然,不只是在北平輔大,國立北京大學和師範大學也都慕名邀請英伯伯講授「英國文學」的課程。

 

英伯伯在北平輔大時的及門弟子之一,當代名作家張秀亞女士,曾形容英伯伯的講學,「有如白香山的詩,明白淺顯,任何人都能了解,他並不故意以艱澀的詞句,炫弄所學。這是一個真正學者的本色,而在他那極其平易的字句中,卻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那些道理,在當時我們並不完全瞭解,但跋涉世途稍深,得有鮮明的印證,乃恍然悟出,他言語中蘊藏的真理,宛如精金般閃閃發光。」

 

不單講課,就是一般的演講,也每能引人入勝。一九三六年,馬尼拉國際聖體大會,英伯伯代表中國天主教友出席,發表演說後,竟獲得會場掌聲雷動,更想不到,他那篇文情並茂的講詞,被認為是那次國際大會最出色、最有價值的文獻。當時與會各位都對他的英語法語造詣之深,及淵博的知識所折服,後竟有人以西班牙語和他交談,沒想到他居然也對答如流。

 

不管是英文系還是其他科系的學生,只要在讀書及寫作上稍有點小成績,英伯伯便極力稱贊,期望那個學生能努力發揮所長。還會特別找到學生,親自勉勵他們。使他們更積極的從事學術上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成大器。總之留歐歸國的英伯伯,滿腦子辦教育培育青年的新思想,在短短七、八年間,就把一個書院規模的輔仁建設成為文理教育院系完整,具學術特色,聞名海內外的大學。不僅是在學習方面,英伯伯也很願意幫助學生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他們安心向學。賢慧的英伯母常常為一些離家很遠、家境辛苦同學親手縫製棉鞋、衣衫。所以英伯伯家的餐桌上,常是擠滿了一些年輕的學子。

 

記得英伯伯之子英若誠提過,小時候吃飯,家裡吃飯的人總是好多。有一次他故意躲在廚房裡,沒出來吃飯,以為大人們一定會發現少了個毛子。到處找他!可大家嘻嘻哈哈談笑風聲的把飯都吃完了,竟沒有人發現他不在。我想他小時候那麼調皮搗蛋,可能就是要引起別人的注意啊!

Tags: 英伯伯,北京大學,英國文學,北平輔仁,一九三六年,天主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