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70年專輯

〜〜二戰時同在四川,重慶,奉節瀘縣

     "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   王華燕

  先父是職業軍人,1935年(民國廾四年)第一次率部隊入川,結識我母親,以後南征北戰,直到二戰結束,都跟四川有不解之緣。

   1937年(民國廾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件,打開了中、日大戰的序幕。當時父親是陸軍第88師的炮兵營長。經常駐紮在上海市附近的江蘇無錫。奉命偹戰,隨時要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展開對日全面戰爭。88 師、87師和36,各有15000人,都是當時中華民國全新德國裝備,全部按照德國軍隊操典,德國軍事顧問訓練的最精鋭部隊也就是松滬大戰時,戴着德式鋼盔形象的中國陸軍精兵。8月初,父親以托孤方式,請大姨父、姨媽帶着母親,匆忙搬回四川奉節縣娘家。自己抱着有去無回,必定戰死疆塲的決心,帶着部隊,投入松滬戰場。經過上海、南京百日血戰九死一生,奇蹟似地,倖免於難。一年半以後,返回奉節,才見到我這個逾期出生、超級重量、母親難産生下的的兒子。

  奉節是長江邊的一個山城。在河邊下船,都非常可怕。我記憶中,都是有人背着,走過水邊,然後爬上一段好長的石頭堦梯,才能進城。這裡通常是不許我們去玩耍的地方。常被告誡,很多小孩都被「拐子」拐走,再也見不到父母。幾十年之後,母親嚇人的印象依然清楚。其實也並不真是嚇人故事在那個兵慌馬亂時代,這類真事,時常發生。一個母親,要帶大一個小孩,多麼辛苦!

  早期的記憶裡,這一山城,連同外祖父的大宅都毫無印象。山城旁邊有一小河,往上走一段路就有渡船,過河之後有些较小的房子。大約因為從長江下流,遷徙逃難的機關,學校,人員逐漸擠滿了山城。我們一家人,包括外祖母,都搬去小河對面,大姨媽家裡,擠進非常簡陋的土牆茅屋去了。

  後來聼長輩們和母親說,我小時候精力過人,總是在太陽下跑來跑去,曬得焦黑綽號叫"棒老大"比四川土匪"棒老二"還厲害。這段時間,是四五歲小男孩,體能發育快的時候。只有兩個鮮明印象:一個是常跟家中長工,跑去河邊,對着一種小漁船,只要大叫,"扁魚",就有小漁船靠過來,把一條還在跳動的活魚,在鰓邊穿根草繩讓我們帶回家去。晚上吃飯就叫"打牙祭"

  另一印象,比較恐怖。常常在半夜被叫醒,說是"棒老二來了,慌忙穿上衣服,就由長工背著,不許聲張,母親總是身上斜背著個包袱專往漆黑地方逃走。遠方還不停的有狗叫聲直到天亮以後才能回家。

註:"棒老二";四川人稱呼的土匪

  父親這段時間,都在前缐打仗。從來不記得他回家時是什麼樣子。只有一回,大白天,跟著父親、母親和長工,直往山坡上,密林深處逃跑,大人吼叫着,"跑緊報"。躱在樹林裏聼見江邊天上,轟轟雷鳴,很多架飛在天上的怪物,身上添了個鮮紅的圓圈。被大家叫成可恨的日本鬼子。往上江飛去,轟炸重慶。這才有點概念,父親原來一直在跟日本鬼子打仗。

  1942年(民國卅一年)經過幾次嚴格的考試,父親考進了陸軍大學,學校就在重慶沙坪壩母親帶著我和一歲多的妹妹也住在學校附近。當時是日本轟炸重慶最頻繁的時刻,空襲警報,幾乎天天都有。躱警報,大片房屋失火,老百姓嚴重傷亡的慘劇,就是日常的生活。 

  當時物價飛漲,躱警報之外,物質生活也是十分艱困。吃頓白米飯,就是奢侈享受。我小小年紀至今仍然記得很清楚洗米煮飯必須經過的過程:每次煮飯以前,母親一定把一些糙米,攤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把參雜其中的稗子和小沙石,從微黃的糙米當中挑出,才能淘米煮飯。常常還在桐油下做這些事情當時能幫助母親做事就感到十分自豪。 長大以後,才感到荒唐和辛酸! 

  記憶中,最好吃的菜就是把一些豬皮、肥肉切成細丁,在鍋中炸過的油渣,脆脆的,加點塩,拌在飯裡,香噴噴的,最是下飯。

門外叫著要肉吃,被母親大打一頓

  在重慶,我還是被大家叫成黑炭棒老大。整天頂着太陽亂跑。好幾家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裏。院子當中有個比較大的空地。其中有一個很大的房子裏,住着萬爺爺和萬奶奶。家裏有好幾個佣人。倆位老人家,都很喜歡我。常把我留下跟他們吃飯。我也很喜歡。因為會有 "胩胩"吃 (四川話,肉)。後來才知道。這位萬爺爺,是位很大的官。陸軍大學教育長,萬耀煌將軍。

  有一天,要吃晚飯的時候,我不肯回家,站在萬奶奶門口,一直叫着:"吃胩胩"。被母親聼到了。跑了出來,硬拖回家去,就是一頓"鷄毛樿子"痛打。原來我犯了大忌,怎麼可以在別人家門口,像小叫化了一様,要肉吃!這還不夠,母親還在第二天,上街買了大塊肥肉,強迫我全部吃完。吃不下也得吃,不然就挨打。後來聽說,從此以後,幾個月,我見到吃肉就逃!

註:"鷄毛樿子";一種用細竹桿為軸,四週綁滿鷄毛,用來清掃桌、椅,斗櫃夾層的工具。

  

    嗚!嗚!嗚!長嗚的緊報聲,震天刺耳的振盪全部重慶山城。到處是人,滿街滿地都是,朝山邊坡上跑,熙攘叫着,夾雜小孩子的哭聲。"日本鬼子飛機來了",快躱緊報!在這時候,母親總是抱着小小的華靜,一手牽着我,往山邊跑去擠進防空洞。急促的緊報聲,炸彈爆炸聲,人們的哭喊聲城裡到處起火冒煙這都在我幼小心中留下最難磨滅的印象。

  不記得這樣的日子,過了多久。我的回憶印象又回到了四川奉節,住在外祖母、大姨媽在河邊不遠的茅屋土房。原來父親已從陸軍大學畢業。被調任炮兵團長。負責防守長江三峽。說也奇怪,這段日子,日本飛機也不來炸重慶了也聼不到日本人的炮火聲。偶而聼到天上一種奇特的飛機聲音。大家都跑出屋外,看到一群畫着嚇人牙齒,青天白日國徽的飛機,朝下江方向飛去。每個人都會朝天伸出大拇指,叫著"頂好"!我也會就是這樣向飛虎隊的英雄們敬禮!後來聼父親說,日本鬼子已被拖得無兵可派。放棄從長江攻打四川的計畫。這一段地方,反而變成了最安全的前缐。父親還是與部隊駐防前缐但還常回家。最奇怪的是,印象中很少有父親的形像。應該是很威武的軍人,但是我腦中一點印象都沒留下。  

回憶印象跳到了 1944-45 年 四川瀘縣郷下

  我們住在鄉下。房子是個有厚實圍牆的土城堡。堡內房舎很多。有一個大池塘,儲存救火水兼做養魚塘。還有荷槍的守護人員。

  在這是沒學校可上的唯一的方式是到團部去跟著一位才從中央軍校畢業,分發來的周中尉學習。他上班,我唸書,他出操,我坐在地上看。他帶兵在野地操練,我跟在後面。儼然小參謀一個。中午有空,就拖住老兵們下棋。象棋,圍棋都會。一定要贏了才放人走。另有幾個鮮明印象。父親出外總是騎馬。另加兩位騎馬的衛士有點威風!

  父親偶而也在家中請客。母親是不下廚作飯的。穿著隂丹斯林藍色長衫,指揮一切,已經是個漂亮,有威嚴,但和氣的女主人了。

  四川鄉下是十分富鐃的。殺鷄,宰豬是常見的加菜方式。比較獨特的是抓魚吃。拿著長槍,朝池塘水中打上幾槍,凖有一些大小魚隻,肚皮翻白浮在水面。這就是打「牙祭」的好菜。較大的節慶,還要殺條豬,配上鷄鴨和自己醲製的濃烈好酒。

  "八匹馬呀""四季財呀",猜拳吆喝,熱鬧非凡。處處展現四川鄉間的熱情、富有和慷慨大方。

  另外一件,我永記難忘的是在山旁溪澗裏打魚。這必定是大節慶,全村老少,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參與。村裏的老年人、婦女和小孩都擠在岸邊觀看叫喊及加油助興。年輕力壯的男人,先把山溪水道,用木板或是籐條攔截住。手拿一個、一個倒翻的籮筐,在水中游走,筐底有個大洞,看到水中波汶一動,就迅速把竹籠罩上,從底洞,伸手籠中,輕易就是一條條蹦跳的鮮魚。每次這類盛會,都是興高采烈,滿載而歸,全村婦女老少,都能分到不少魚貨,烹煮成四川名菜豆瓣魚,大打"牙祭

  由於中印公路已經打通,日軍實力已經大幅衰竭。瀘縣一度成為交通要道。我記得常在一條泥巴大路上,遇到後面開來的卡車,車上坐了些 赤髮碧眼,怪像的美國大兵!我們一定,伸出大姆指,歡呼大叫"頂好 "!美國大兵,倒也慷慨,總是丟給我們一些略帶苦味,並不好吃的糖果, 後來才學會那叫 "巧克力 " 

  在赤熱八月有一天,全城鞭炮爆響,囉鼓喧天,大人們都瘋狂大叫,"日本鬼子投降了!""我們勝利了!可以回老家囉!蔣委員長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

  八年對日苦戰終於結束!短暫狂歡之後沒有多久,另外一場奔波流亡的浩刼,就要展開!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