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交流

台大四年生活點滴-上

作者:王華燕先生

 

19569月進入台大,當年台大大門面向羅斯福路,傅園內部與今天一樣,植樹都小,進口處非常接近女生宿舍大門。在女生宿舍前"站崗",就是要去約會女友的代名詞。

 

傅園在靠羅斯福路一側搭蓋了一長條簡陋的違章建築,鐡皮屋頂,勉強可稱是二層,樓下是店鋪,店主晚上都擠睡在樓上。大多是大陸撤退來台的老兵和難胞。最教我們難忘的是幾家早餐店。有一家油煎大餅店,生意特別好,很便宜就可以買到1/4張大餅,用舊報紙一包,帶進校園,在草地上,教室旁慢慢吃,美味無窮,那種大學生活回憶,至今難忘。

靠新生南路的一邊還沒有圍牆,除了幾塊籃球場,網球場外,就是一長條荒草地,一直延展到另一大馬路旁(現在都改建成為體育館了),還有一個不小的池塘,接著就到了和平東路路口。

出了側門,對面有一所規模不大的教堂(聖家堂),靠馬路旁邊有一廣濶的大廰,就是我們這一群人最常去的地方。等上課、談天、背書,溫習功課⋯⋯對我們這一群不用功的學生,還是最常談天的地方。

 

台大的大門那時是面對羅斯福路,對面有不少小店。特別記得有一家餐館,招牌客飯七塊錢,只准在簡單菜單上挑選一樣菜,飯任你吃。有一次,我們去了七、八個附中幫同學,都叫了一盤菜的客飯,每人都有大食量,吃了六、七碗飯,硬把飯桶吃空,飯館老闆急得跳腳,端出一大盤饅頭充數。從此,這家飯店(名字好像是重慶飯店)變成我們最愛的去處。當然,羅昭容,劉西珍兩位嬌嬌女朋友有時也加入我們,尤其是楊達倫和我,吃飯就斯文多了。曾庚泰、王光沒人起哄就閙不起來。

當時的文學院有很多由大陸撤退來台的名教授,外文系系主任英千里先生中文系的台靜農教授,歷史系的沈剛伯教授,劉崇教授、考古系的李濟教授、,董作賓教授,還有獨立專行的殷海光教授…等,在必修課程之外,我也選修了多門法學院的課。當時在校,教授不逼學生用功,一切都靠自己的興趣投注努力。但是外文系是個大系,也招收了不少僑生。大專聯考放榜時,只有72位學生,但到了二年級,加上僑生、轉系,轉學的,竟然有150多位同班同學,很多人在校四年,從未交談過。

當時的社會,學術思想,政府都加以管制,因此由雷震主辦的《自由中國》雜誌,殷海光寫的文章,都是同學們最愛看的課外讀物。許多在大陸時期大作家們的名著,如曹禺的《家》、《春秋》、《雷雨》,沈從文的散文、巴金、老舍、魯迅的文章都自有管道來源。英文原文看的懂的人不多,許多在大陸時已經翻譯的名著,有不少在校園裏流傳…如屠格湼夫、普希金在帝俄時代的名著,英國雷馬克的《西線無戰爭》也被列為禁書,學生們也有來源管道,學校教官們也並不嚴格管理,而我也不例外,在大一時就看了不少。

此外,大一時,我對第二次世界的戰史興趣濃厚,相關書籍是我最有興趣的課外物。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B.H.Liddell Hart原著)中文譯本剛出版,譯者鈕先鍾先生簽名送給先父,當時我看得非常入神,找出世界地圖一章一節仔細核對閱讀,印象就非常深刻。後來去了美國,看了很多好萊塢拍的歷史電影,尤其是在事業拓展的年月跑遍西歐,德、法、英、瑞士及義大利諸國,甚至還特地去了趟諾曼第聯軍登海灘,德、法邊境Bastow戰場。書中的印象常常出現,相互印證。

現在為了寫我自己的回憶錄,很偶然得到上中下三巨冊重印本,像久未見面的老朋友般,急忙細讀,感觸良多。



Tags: 台大,王華燕,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