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隨父母由大陸遷居台灣,遇到英伯伯時,我們都住在台大校園內臨時宿舍。天真無邪的我,特受英伯伯的寵愛。
Read moreThis Epilogue concludes my 21 years of life with my father and mother through 7 Foreign Service postings, as well as, a condensed reminiscence of the
Read more二○一四年春季,臺大文學院由趨勢教育基金會贊助的「白先勇人文講座」開課,種種因緣巧合,這次輪到我擔任講座教授。
Read more三代緣為韓拱辰女士為紀念英千里先生而記錄,述說我與英千里家族的三代之緣。記載的是:一個戰亂動盪的時代,一段悲歡離合的歲月故事,目前由出版社印製中,預計2019年11月正式問市
Read more臺大外文系民國36年自日本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成立後,至今也逾70年,累積數千名畢業校友,人才濟濟,不論在國內國外、各行各業,多有傑出表現。電子檔或掃描檔,請寄:yingntu3366@gmail.com
Read more田大使提及童年住在北京「水墨胡同」的四合院,並引述父親的詩句:「人慕繁華我喜靜,人趨要衝我喜偏;因愛水墨名字雅,欣然卜居棘闈邊。」
Read morehttps://ying.forex.ntu.edu.tw/article/7/1
Read morehttps://ying.forex.ntu.edu.tw/detail/7/276
Read more小丘和我從北一女初中、高中、到台大外文系都是同班同學。從小她就是服務股長,不知作了幾任。
Read more白先勇講述故事的方式很多。他的小說情節,有從人物對話中引出的〔我們看菊花去〕,有以傳統直敘法講述的〔玉卿嫂〕,有以簡單的倒敘法(flashback)敘說的〔寂寞的十七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