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老師

1

上台大外文系的時候,我讀過一整個學期的「英國浪漫詩」,授課的老師是當時系主任英千里。在1960年代的台灣,說到英文領域的泰斗人物,一是台大的英千里,另一位則是台師大的梁實秋。當時坊間通行的英漢詞典,也順應學術名家的效應,一本是英千里主編,另一本是梁實秋主編,成了我們學習英文的主要工具書。那年我剛進台大,有一門外文系必修科是「西洋文學概論」,主要是講希臘羅馬文學,由英千里自己執教,大概是特別重視西方文化古典傳統的基本知識,要讓每一個同學都熟悉荷馬史詩的世界,知道海倫之美可以傾國傾城,阿基里斯刀槍不入,只有腳跟是致命的弱點,知道木馬屠城的緣由,以及奧迪修斯在海上漂流了二十年的歷險故事。英老師講起古希臘神話,著眼於荷馬的兩部史詩《伊利亞德》與《奧迪賽》,講得眉飛色舞,十分動聽。他講課的方式比較特殊,雖是英語為主,卻中英夾雜,一會兒英語,一會兒中文,英語是標準的「國王英語」(King’s English),中文則是標準的京片子。從學長那裡知道,英老師1913年還是個少年的時候,就隨比利時神父雷鳴遠到歐洲去求學,1924年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畢業,至少通曉五種外語,英、法、西班牙、拉丁、希臘。上課只用中英兩種語言,是考慮到我們的程度,怕使用了有如天書的古希臘文,會嚇到剛入學的新鮮人。

英老師的希臘羅馬文學是入門課,講述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給我們填補西方孩童熟知的知識典故。我從小喜歡閱讀荷馬史詩故事,覺得這門課稀鬆平常,沒花什麼功夫,只覺得英老師聲音好聽,字正腔圓,抑揚頓挫,像在上一門吟誦課。那麼,怎麼會在大一那年,又去旁聽了一門英老師為高年級學長開的「英國浪漫詩」呢?說起來,就有故事了。

剛進大學,有高年級的學長來幫忙輔導,怕我們人生地不熟,萬一觸犯校規,或是選課出了問題,耽誤了學習。輔導我的是位學姊N,身材高?,性格開朗,雖然容貌並不特別出眾,但充滿了青春活力,在學校也是個風頭人物。她對我非常好,從選課到日常生活,參加什麼社團,如何應付系裡的功課,照顧得體貼周到,就像我的大姊姊一樣。有一天,她問我可不可以代她去上一門課,把上課筆記抄給她,讓她有時間去陪男朋友。我還記得她的男朋友姓童,物理系三年級,個子高高的,十分英挺,眼神帶點傲氣,顧盼之間有不可一世之概,是台大學生會的重要幹部。學姊愛慕老童,從她日常言談就可窺知,什麼都是老童說得對,我甚至覺得,假如老童說太陽打西邊出來,她也相信一定有天文物理的新知可以證明,物理系的,出過楊振寧、李政道的。讓我去上高年級的課,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便說可以啊,是什麼課?結果就為了學姊談戀愛,去聽了一學期「英國浪漫詩」。

英老師教浪漫詩,完全用傳統教學法,就是上課念詩,好像古代私塾先生吟誦古詩那樣,一首一首念下來。好在他還夾雜著中文的講解,分析英詩格律與詩歌用詞的特殊性,偶爾還說說英國文人的掌故與軼事,增加不少趣味。他用的課本是一本厚厚的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s,主要是五位詩人:華茲華斯、柯勒里基、拜倫、雪萊、濟慈,好像也有布萊克與彭斯,因為我記得他講過這兩位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講湖濱詩人通過詩歌寫作,回歸大自然的體會,有點像中國道家的自然觀,是天人合一的心靈純淨。好像大半個學期都在讀華茲華斯,誦讀“Tintern Abbey”、“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不說,還介紹了華茲華斯自傳體的長詩The Prelude。讓我感到奇怪的是,英老師上課從來不講基督教與英詩的關係,即使講到詩句中有上帝感召的段落,也只是一言半語帶過,從來不加以發揮。英老師不是天主教家庭出身的嗎?他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幫著父親英斂之創辦輔仁大學的嗎?為什麼講華茲華斯,從來不提基督教心靈昇華與詩歌創作的關係呢?

英老師上課講詩,最好聽的是吟誦柯勒里基的〈古舟子歌〉與〈忽必烈汗〉,好像古代巫師或喇嘛誦經那樣,讓人感到是天外傳來的籟聲,可以體會到浪漫詩悅耳的韻味。他特別告訴我們,“The Rime of Ancient Mariner”中的ancient一字,不是「古代」的意思,而是古英文的「老」(old),所以不該譯成「古舟子歌」,應該是「老船夫之歌」。

上完一學期課,把筆記交給師姊,從此再也沒見過她。也不知道她浪漫的經歷是否完滿,是否有了浪漫的結果,倒是讓我因緣際會,好好認識了英國浪漫詩。

2

英老師身體羸弱,講課卻很認真,中氣雖然稍顯不足,聲音倒是挺大的,而且一口「國王英語」,是上流社會的倫敦腔,咬字明澈清楚,十分動聽。老師上課的時候,乘坐一輛私家三輪車而來,穿一身筆挺而稍微老舊的西裝,打著領帶,有點沒落貴族的派頭,對我們這些大學青年倒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一點架子也沒有。在課堂上講荷馬史詩的特洛伊戰爭,娓娓道來,就像老人家給孫輩講傳說故事一樣。講浪漫詩,念得抑揚頓挫,讓我們從他吟誦的音感中,多少體會了英詩的韻律美感。他講課的時候有個極為特殊的動作,直到五十年後的今天,我依然記得清清楚楚,歷歷在目。就是他講書講了一段之後,或許是因為口唇乾澀,會伸出舌頭,從左邊嘴角舔到右邊嘴角,一堂課會重複舔舐幾遍。我坐在下面聽課,有時會走神,就覺得老師這個動作十分可愛,有點童趣,讓人聯想到愛因斯坦吐舌頭那張圖片。

學長告訴我們,英老師是滿族,家裡信天主教的,父親英斂之創辦《大公報》,是創社社長兼總編輯。英老師十三歲赴歐求學,1924年二十四歲從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畢業,返國協助父親創立了輔仁大學,終身奉獻給中國教育事業,是很偉大的教育家。我們還聽說,英老師在抗戰期間利用輔仁大學從事地下工作,兩次被日寇逮捕,坐了三年苦牢,屢遭嚴刑拷打,一直到抗戰勝利才放出來,身體受到極大摧殘,落下了嚴重的胃潰瘍,以至於晚年病魔纏身。我上大學的前一年他才辭去了輔仁大學副校長一職,大二的時候辭去了台大外文系系主任職務,卻堅持教課,我就是在他晚年還能堅持的時候,上了他的兩門課,也算是因緣際會,忝居門下了。

老師身體不好,背軀佝僂著,行動起來有點顫顫巍巍的,總有助教在一旁服侍。看他上課雖然談笑風生,卻總是舔舐著嘴角,似乎在掩飾身體的不適,我們都靜靜聽課,不忍心問他問題,怕拖長了上課的時間,徒增他已經難以支撐的勞累。每次看到他瘦弱的身軀慢慢離開講堂,好像有一道歲月的魅影拖在身後,我就感到歷史的無情,讓這樣一位文化教育的聖徒,遠離故鄉北平的妻兒,孤孤單單地生活在台大教員宿舍,也就從來不敢私下請益,不忍去打攪老人家清靜的生活。後來在波士頓認識師姊韓拱辰,知道她是英老師的義女,從小給老師帶來許多歡樂,打破了老年病魔纏身的孤寂,才稍感釋然。

韓師姊告訴我一些英老師遭日寇逮捕的獄中經歷,更讓我感到老師的人格崇高,並且通達世情,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後來她寫成懷念文章,仔細記載英老師告訴她第一次被捕坐牢的三項心得:第一,發現同志受害,都是遭到叛變同志的出賣,就堅信做人是最重要的,「人格」第一,至於「學問」、「才幹」都是次要的。第二,偽警大多數良心未泯,多為環境和生活所迫,不得已給日本人當差。第三,從事地下工作,萬一被捕,需先準備一套無害於同志的話,表示「坦白承認」,千萬不可先閉口不說,受刑之後再供認,即使你全說了實話,審問者還是不信。然而,有了坐牢的心得,並不能免除他1942年3月再次被捕。日本人對他不再客氣,嚴刑拷打,要他交代華北地下工作的情況。英老師說,「我在十分痛苦時,一心想著國家民族重於一切,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痛苦便是一小事了,這樣只要咬緊牙關,忍受五分鐘,便會痛極而暈絕,就不知道痛苦了。及至醒來,他們再施酷刑,我仍如此視死如歸,受痛而昏暈,他們終究從我一無所得。」

英老師以天下國家為己任,志節高超,很有古代仁人志士的風範,就像文天祥臨刑前在衣帶裡寫的自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我更覺得這與他信仰天主有關,把國家民族的命運與天主點化的真理結合起來,才有如此強大的道德力量。他再次被捕,輔仁大學師生二十六人被送入集中營,有學生後來追憶:「在審訊過程中,日軍對他們棒打、腳踢、皮鞭抽、灌涼水、灌辣椒水、雙臂吊來打、用火筷燒、上夾板、電刑、放入洋狗群中咬、手指釘竹籤等等,慘不忍睹。張懷教授和英老師多次因受刑暈死過去。」

有學生在英老師晚年的時候,要為他寫傳,他都一口謝絕,總是說,他一無所成,沒有什麼值得記述的。韓師姊1965年在美讀書時,也曾有過這個想法,英老師回信卻說:“I suggest that you’d better forget it, or at least postpone it to some future date. I feel very proud and touched by your good opinion of me; but I am sober enough to realize that there has been nothing in my life remarkable or striking enough to arouse the interest of a‘general reader’.”我就想,英老師的涵養已經超凡入聖了,如此的溫良恭儉讓,如此的謙卑和遜,絕對可以媲美天主教的聖徒。假如英老師的一生,還沒有「非凡出眾」(remarkable)與「轟轟烈烈」(striking)的事跡,不值得我們著書立傳,還有什麼人有資格寫傳的?

1980年代初我在紐約教書,參加一個中美文藝交流聚會,遇見了英老師的次子英若誠,跟他說我是他父親的學生,時常懷念老師的教導。他很有禮貌,帶點外交辭令,握著我的手謝謝我,說他父親離開大陸之後,再也沒見過一面,慚愧啊。瞬間他低下頭,眼角也微微顫動,似乎在隱藏心底的悸動。我眼前的英若誠大約五十多歲,身軀微胖,十分健壯,只有臉型有點像英老師,不過沒有他父親那麼消瘦。又過了十多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專訪英若誠的節目,發現他晚年消瘦多了,像極了他的父親。他講什麼不記得了,卻看見他說著話,停頓了一下,突然伸出舌頭,舔了嘴角,從下唇左邊舔到右邊。

我想,我是十分懷念英老師的。

(轉載自2017-09-25聯合副刊)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