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但不是必經的階段,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階段。只有經歷過那個階段的老人才能真正瞭解這句話的真意。死卻是人生中一個必經的階段,據統計,只有5%的人是老死,95%的人都是以其他方式死去。
人在50歲的時候,頭髮開始變白,於是就感覺自己老了,其實50歲只是老的開始,才是人生中的英年,若此時離開人間,稱之為英年早逝。他們根本不瞭解60歲、70歲、80歲或90歲老人的感受,因為他並沒有經歷過,而且在90歲老人的眼中,50歲還是個孩子。
在20歲年輕人的腦海中,覺得到50歲還有30年,那是多麽長的時間;在80歲的老人看來,30年不過瞬間而已。
壓力是衰老主因
人一般從22歲開始,為了生活就要工作,工作是有壓力的,而壓力是人類衰老最大的原因。到了65歲,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就開始退休了。退休之後維生的工作壓力就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壓力,姑且稱之為「生存壓力」吧,也可稱之為「活下去」的壓力。所以人只要活著,壓力就無法完全避免。
但這種「生存壓力」有時也可以避免的,舉個例來說,你可以含飴弄孫,但不要作孫輩的保母,照顧孫輩不是你的事,是你子女的職責,你的你已經做過了。這種因看法迴異而造成的壓力,與年齡無關。可真正能避免這種壓力的人少之又少,試想,看著孫輩的到來,那份喜悅會使老人忘記一切,而情不自禁的想去照顧他們。這時你必須冷靜,理智地去克制這種欲望,提醒自己需要去過屬於你自己的生活。
人變老後身體和精神所受影響不同,衰老的是肉體,精神則看心態。若是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度,無不良嗜好,保持運動與體重,在體質上你應該過得去。精神上的情況則因人而異。人老了精力不如往年,以為進補就可以保住青春,不管有無需要,每天吃進許多藥丸,有的要有醫生處方,有的不要。有處方的可能有此需要,無處方的,就無此必要了。逢藥三分毒,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去運動、多吃蔬果,來得更安全有效。
年輕人剛進入社會時一般都很極積,有衝勁,要向前看,年老了不是要消極,但要有「退出」的心理準備。這就牽涉到一些年輕時的「好」習慣到老年需要修改一下,比如說名利之心。
愛好寫作的老人還想寫作,當然可以,但要出書就無此必要了,試問這位老者希望得到什麽?名還是利?最後多半名利全無,而書將成為廢紙一堆,當垃圾扔掉,因為真正看書的人很少。
接受只能回憶年輕
老人看著年輕人,走路飛快,上下樓梯像跑似的,反觀自己,就算沒撐柺杖,走路也得小心翼翼,生怕摔跤。是的,歲月限制了你的活動,但給了你屬於你自己的時間,不再有謀生的壓力。你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生活何其美好!反過來說,年輕時代的一些快樂,像初戀,老年人多半只有在回憶中去重溫了。這是現實,要接受它。
常常說人老了要有老友、老伴、老本,其實除了老本可以及早安排以外,老友和老伴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20歲時的同學,70歲時半數已不在人間,而老伴能共享天年的,也不到半數。而且人老了個性會有所改變,年輕時代的朋友到了老年可能不再是你當年熟知的那個人,甚至老伴也可能如此。對這些隨時間而造成的改變要能有心理準備,要能隨遇而安。
要學會容忍,要懂得知足,對朋友要誠懇,不可敷衍,對自己要誠實,不可打馬虎眼。不要再好面子,朋友來訪,不必大肆張羅,要緊的是能平靜地交談,交換人生感受,其他身外瑣事就沒有必要去觸及了。雲淡風輕,就是這個意思。
前面提到人老了要有「退出」的準備,就是說你留存了一輩子的東西,可以開始清理,向垃圾箱搬了,這不是容易做到的一步,因為牽涉到情感因素。像是孩子們成長時代的相片本,可以轉交給他們了;舊的信件,若非有特殊原因,沒有再保存的必要。舊的書、相片,任何舊的東西,你不在了,就完全失去了保留價值,價值是因人而存在的。
活得再老,活多久由不得你。人生最難領悟到的,是內心的感受,從容、平靜、安詳。我們一生希望得到的是外界的認可,最後才知道,你的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所有的親人、至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死亡到來的時候,各走各的,全無關連。
轉載自世界日報:https://www.worldjournal.com/5309219/article-%e8%80%81%e5%8f%8b%e3%80%81%e8%80%81%e4%bc%b4-%e5%b9%b4%e8%80%81%e5%8f%af%e9%81%87%e4%b8%8d%e5%8f%af%e6%b1%82/
作者 史家元(1957年臺大外文系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