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師

「敦煌女兒」 敦煌研究院樊錦詩名譽院長

 

每天當遊客散去,敦煌莫高窟顯得那樣的寧靜,然而,一個身影總是悄悄地出現在洞窟裏,似乎在尋找甚麼東西,她就是「敦煌女兒」樊錦詩。 

樊錦詩於1938年在北京出生,她回想中學歷史課文中,有一段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文字,她特別感到興趣,「覺得這個地方太好了、太美了。他們在上海辦過展覽,牢牢地吸引着我。」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而第一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常書鴻,他數十年對敦煌古蹟的保護和研究作出的貢獻,獲得無數後人的敬仰。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樊錦詩。 

1963年樊錦詩北京大學畢業,巧合的是她分配到敦煌莫高窟工作,於她來說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敦煌有太多她喜愛的東西,等待她去學習和發現;憂的是自少體弱多病,在敦煌實習的1年,這個在大城市長大的姑娘就因水土不服,暈倒在敦煌,結果未完成實習就要離開。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自此以後,莫高窟旁邊的破廟就成為了樊錦詩的住所。「沒電燈,沒有自來水,那時多喝水就會肚脹。我住的那個房子,天花板是用蘆葦草搭成的。晚上會突然聽到『咚』一聲,掉下來一隻大老鼠。」 

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敦煌叫人著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護好敦煌,這就是我的命。」


 

轉載國家記憶影片:青春無悔 築夢敦煌 

她在大城市長大,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適應這樣艱苦的生活。為了梳洗方便,她乾脆剪了個像運動員般的超短髮,往後幾十年也沒有再留長髮。雖是年輕女兒身,但她卻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幾十年過去,她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石窟考古專家、文化遺產管理保護理論專家,她又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潛心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儘管獲獎無數,她生活沒有任何改變,依舊常常到洞窟檢查,對她來說,這似乎已經成為她生命中的一種習慣。 

敦煌,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結語:

19439月常書鴻先生走進莫高窟,到1982年,40年的漫長歲月,常先生從廢墟中拯救了敦煌。 

初創時期,只有18位工作人員。對日抗戰勝利後,當時的甘肅省政府,撤銷了敦煌研究院,第一任常院長在山窮水盡情况下,遣散了所有員工,賣盡微薄的家擋,帶著一女一兒,騎驢子長途拔涉回到重慶,尋求支援。 

在絕望的心情下,找到傅斯年先生(時任中央研究院長),得到了援助,重新招聘新人,引進一群年輕人才,甚至還得到了一輛十輪卡車,重啟生機。 

在第二任院長段文杰的帶領下,積極擴充設備,更在鄧小平參訪後,中央給予更多支援。 

到了第三任院長 樊錦詩時代,敦煌莫高窟盛名打開參訪人數激增,面對新的挑戰,必須改善展覽環境,展覽方式。以新科技守護敦煌、建立資料庫、數字敦煌⋯⋯。到了2020年止,每年上百萬人的參訪,工作人員也由最早的18人成長到1643人。

 

「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數字敦煌網站」也讓敦煌藝術走出石窟、走出敦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上圖:數字展示中心,永久保存,科技保護


上圖:數字展示中心俯瞰圖

Tags: 敦煌女兒,數字敦煌,樊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