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見

一本不一樣的老人書

看見垂老的世界

譯者:周素鳯教授

托尼(R.H. Tawney)曾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應該由它對待兒童的方式來判斷。現今這個見解如果改成,應該由對待老人的態度來判斷,可能更加合適。(頁 221

這本書不是議論老年學的學術論著,也不是老人休閒、養生、旅遊的導引或心得隨筆,更不是老人的心靈雞湯。它是一本與眾不同的老人書,讓我們從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化,看見世界的老人;也讓我們從不同的議題與不同的視角,看見老人的世界,看見他們的哀與愁。

作者 Jeremy Seabrook 著作甚豐,出版書籍四十餘冊,特別注重公平正義、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等議題。他是新聞記者、作家、劇作家,年輕時曾擔任過講師、社工人員。這些專長和背景融合成這本書的特殊風格,有教師深入淺出的條理分明、有社工人員的關懷和正義感,也有作家的細膩和感性,加上新聞記者的敏銳與思辯力。全書在夾敘夾議的篇章中,穿插了許多實地訪談的紀錄,受訪的老人或者家屬娓娓道出五味雜陳的心聲,一個個教人動容的案例映照著老人的無奈、家庭的無力、政府的無能、社會的無情。

老人的無奈

如果將老化的過程分成輕老、中老、熟老三個階段(對應的年齡因社會、文化、個人等因素而有不同,詳見頁64)。貧窮國家註1絶大多數人的生存由勞動來定義,三階段老人的共同宿命就是工作到老死。他們對生活的期待只有最基本的要求,有一位受訪的老婦人說她「唯一的夢想就是食物(頁88)。反觀富裕國家,不知老之將至的輕老族(大約55-70 歲)夸夸談論「活躍老化,樂齡生活,而70歲以上的中老族可能因個別身心狀況且戰且走,到了80歲進入熟老期,身體機能退化,目不明、耳不聰、牙不堅,甚至手不穩、膝不靈、腳不支,生活戰戰兢兢,危機四伏。絕大多數老人迴避的就是這個最身不由己的階段,不敢想像,也不願意談論。沒有人確知自己老到力不從心時會變成什麼樣子,將以什麼態度面對自己,面對憂心忡忡一或者冷漠以對一的家人、朋友。作者的訪談案例中,一對老姊妹的故事具體而微地呈現人到老年的不可理喻。受訪者的母親離婚後與守寡的姊姊共同生活了三十五年,最後一起住進養老院,同住一間房。那時83歲的母親嚴重失能,全賴90歲的姨媽照顧。「對姨媽而言,照顧無法自理的妹妹是天經地義的事......,儘管我媽很「難搞」,不斷要求這要求那,然後又嫌她做不好。」後來姨媽生病住院,醫院無法有效治療,「她被送回養老院之後,我媽拒絕跟她同房。姨媽當天晚上就過世了。(頁76)姊妹兩人相互扶持,一起生活的時間遠遠超過她們和自己的配偶、子女共處的時間,但是幾十年的情感抵不過老人失能或失智後的偏執和乖戾。由此可見疾病與身心退化對老人的折磨,對人性的扭曲,遠非我們所能想像。

老人「冥頑不靈」,但卻又惶惑不安,因為他們自覺拖累了家人:「認為自己是『負擔』是老人提到自己時最常用的形容,無論哪個語言都是一樣。(頁187)「活得不耐煩」成了熟老族揮之不去的噩夢,「你發現自己一直在為自己老而不死道歉,兒女回答說:「媽,別亂想了,沒有了妳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你看到他們眼睛瞄了一下時鐘,然後說他們得走了,但其實他們好像才剛到不久。(頁 26

另一方面,現實世界中光怪陸離的科技發展和疾如旋踵的生活節奏,時時提醒老人,他們有多麼無能,但最讓他們憤怒的是,他們的經驗與智慧在新世代的眼中無關緊要,學之無用,棄之不足惜。年輕人認為老人不知變通,無法掌握新時代,只會「毫無目標地遊蕩在懷舊的迷宮中,或者跌入曲曲折折的記憶長巷,回憶舊時光。......用老氣橫秋的方式敘說老掉牙的故事。(頁 198)年輕人表面上敬老尊老,但心裡從來不覺得老人有何「價值」可言,社會上老人的數量與 日俱增,但活力正盛的年輕人對他們視若無睹,不屑一顧,老人由不 得感概,「其實老人還沒死就已經像是鬼魂了」(頁2)。

 

1 作者認為「已發展國家」並非正確的名詞,因為發展是持續不停的,已發展」似乎意味國家社會已臻完滿穩定狀態。故而作者以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 互為參照,或者以概括性的北半球、南半球指稱。

家庭的無力

在傳統社會,照護老人的責任主要由家庭承擔,但是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以所向披靡之姿,驅動年輕人離鄉背井,甚至飄洋過海,遠赴他鄉求職。在南半球貧窮國家某些鄉村地區,一整村或一整族的年輕人外出謀生,老人獨留在家,了然一身。而身處異地的年輕人大部分從事低階的勞力工作,棲身在簡陋的工寮或貧民窟,生活苦悶,滿腹被剝削的心酸,但卻無可訴說。「這就是全球化的結果,創造了大量流動的機會,但它也同時掀開了一場消耗戰,被磨損的是家庭、宗族、部落,以及社區中舊有的集體性(collectiveness)。(頁47)傳統的家庭制度因為社會的「發展」而崩解,被遺棄在家的老人形單影隻,在他們最脆弱、最需要仰賴家人照顧時,孤苦無依,求助無門。

而西方家庭往往被視為「親屬關係鬆散,子女因求學或就業離家,繼而自立成家。然而,絕大多數子女都很愛自己的父母,但成年的子女卻無法忍受與父母同在一個屋簷下。「現代人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走向某種『保持距離』(disengagement)的型態。(頁 206)而父母盡其所能獨立生活,即使老來失去伴侶,多數人仍選擇獨居。隨著現代醫療照護的改善,獨居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項。但是風燭殘年的獨居老人,內心的恐懼越來越深:「你害怕晚上的時候發病,雖然你的手腕有按鈕,萬一跌倒了,隨時可以呼叫救助機構,但如果是事發突然,然後摔到不醒人事呢?......你知道孩子們在危急的時候會過來,但你不希望打擾他們......。但是你可能很快地就會有真正需要他們的緊急時刻了......(頁161)「不希望打擾他們」是獨居老人的關鍵詞,支撐著體貼的父母極盡逞強之能事,自求多福打理自己的起居。

在老人的生活無法自理時,養老院是很多家庭的選擇。作者的母親在養老院時,作者有一次前往探視,看到她坐在交誼廳:「大廳裡沿著牆壁放著高背椅,幾張椅子圈成一圈一圈,你很難不察覺到這樣擺放意味著社交功能。廳裡四處放著助行架,空氣裡有股永遠揮之不去的尿味和消毒水的味道。 電視機裡放映澳洲的連續劇,可是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個個頭低垂在枯乾的胸前。......」作者感慨:「他們現在的命運就是我們未來的寫照:身不由己、思緒混亂、脆弱無助。(頁26)即使唏嘘傷感,久久不能釋懷,面對工作與奉養父母的兩難,作者別無選擇,母親最終病逝養老院。

對於養老院,一位受訪的80多歲老太太的感受一針見血。她在英國北部安養機構住了三年,對於兒子的安排深感憤怒:「為什麼他們要讓我住在這裡?這裡不是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是這裡沒有我想要一起共度時光的人啊。為什麼大家都以為年紀大了就代表我跟所有其他的老人都一樣了?難道大家都以為我們老人就要手牽著手,一起漫步在記憶的長巷中,度過餘生?」在制式管理的安養機構,老人得不到家人照拂的溫暖,他們殷殷期盼的親情撫慰在殘存的餘生渺不可得,但天下父母心,這位老太太就如同絕大多數父母,最終還是體諒子女的無力,無奈地接受自己的命運:「可是我仔細想想,其實兒子媳婦也沒有選擇,我怎能期望他們辭掉工作?他們需要收入來養家,他們也沒 有什麼選擇啊。但這並不表示我就喜歡這樣的安排。(頁76

當然,有些輕老族在退休之後,寧願「犧牲」自己,一肩承擔照護父母的責任。一位60多歲的女士談到母親生前的最後五年完全仰賴她的照護,讓她苦不堪言的不只是體力的勞累,精神的壓力讓她有如驚弓之鳥:「那些年我真的從來沒睡過一夜好覺。我不敢睡熟,我的腦子是半醒的狀態,隨時要戒備,要注意聽。那種張力很可怕,晚上躺著,聽到聲音,好像聽到她大叫、哭喊,想要下床。然後我就驚醒了,心咚咚地跳著——那是她叫聲的回音嗎?還是中央暖氣的聲音?那時候我的生活完全繞著她的需求打轉。(頁 73)這種親情的執 著和奉獻令人感佩,但是長期的心力交瘁終將成為女兒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政府的無能

科技的發展和醫療的進步幫助人類延長壽命,結果就是老年人口遽增,「人口結構變化到幾乎使社會毫無招架之力」(頁63)。富裕國家的出生率降低,老年人口攀升,勞動人口與退休人口的比例將在未來數十年嚴重惡化。而貧窮國家人口結構相對年輕,但將來仍舊會面臨類似的問題,尤其是大部分南半球國家的社福保障網仍舊不足,老人的問題一樣嚴峻。

人口結構老化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狀況,因此各國對應的方式捉襟見肘,完全沒有長遠而全盤的規劃。英國在二次大戰之後以完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為目標,建立「福利國家」,由政府提供津貼補助,補貼的涵蓋面甚廣,保障全民享有最低的生活標準。作者認為此制度提供「全面性的照護,確保老人與病人得到救濟與福利」,當時年輕人到外地工作而無後顧之憂,全因為家中老人有「慈悲的政府照顧(頁 100)。但是到了20世紀末,政府公共支出不勝負荷,開始進行福利改革,逐步加重個人承擔的比例,並積極倡導新的福利政策觀念,強調人民不能仰賴國家救濟式的福利,民眾「被迫回到依靠個人的安排,在全球化體系中以個人之力面對未來的生活風險。(頁 103

對於這種自求多福的政策,作者以智利強制性的私有化儲蓄模式為例,分析私人年金制度諸多弊端,認為此制度不公不義,但「各國政府仍舊把這個模式看成年金危機的解決之道」。富裕國家紛紛削減政府的福利支出,而貧窮國家的人民渴望「一個連帶(solidarity)的制度來對抗年老、衰弱,以及不再有賺錢能力的現實......(頁 105),但眼見西方國家改弦易轍,此類期待很難實現。在社會保障制度面前,國家縮手,社會無能,人民終得依靠自己。

美國因為有移民人口注入,老化人口在目前不至於造成太大威 脅,但政府預估2050年時老人數量將是現在的雙倍,許多菁英分子「開始擔憂未來的人口僵化症(sclerosis of the population)(頁 178),因為美國人要的是一個活力充沛,居世界領導地位的年輕國家。而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以及老人數量遽增,將造成巨大衝擊,「即使現在中國市場經濟繁盛,人民收入增加,但照護的費用也漸增,到時候是否能夠負擔得起,也是一大問題。」(頁 181)南非由種族隔離制度轉變成市場經濟,卻未以社會正義和公平分配為目標,老人的醫療照護明顯處於最劣勢。其他如越南經歷戰爭的創傷,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經歷政權或社會體制的改變,老人在此過程中所承受的身心折磨與塗炭之苦更是難以言喻。

 

 

社會的無情

除了檢視政府的福利政策與老人照護制度,作者也透過寡婦、女巫、同性戀,以及愛滋病患、痲瘋病患等弱勢族群,了解他們如何在沒有家庭支持的狀況下度過老年。他們被社會唾棄、被家人遺棄,到了年老,更是處於雙重的弱勢,絕大多數只能在宗教或慈善團體建立的機構棲身,孤獨終老。

作者在印度一個收容寡婦的靜修所看到的狀況,可能是所有沒有家庭扶持網脈的老人的縮影。年老的寡婦每天到寺廟吟誦禮讚,換取非常微薄的收入才得以維持一天一餐或兩餐的生活。因為某些地區對寡婦的嚴重歧視,絕大部分受訪的寡婦甚且是被親生的兒子趕出家門,飽受被遺棄的痛苦,「苦楝樹下的那些老去的瘦小臉龐,有如一束凋謝的花朵。她們......付出無盡的養育之勞和不求回報的愛,如今像幽靈般聚在樹下。她們向神祈求時,流露出忍無可忍的痛心......」 (頁 116

全球愛滋病患有80% 案例集中在東非和南非。作者走訪坦尚尼亞,看到原本在家鄉等待子女寄錢回家的老人,突然間等到「一具具裝載著子女身軀的棺材」。有的家庭甚至年輕的一代整個消失,一位婦女的七個兒女全部死於愛滋病,「去城裡工作的人,回來時什麼都沒有了,『甚至連他們骨頭上的肉都沒了』」(頁91)。愛滋病猖狂肆虐,而老人在他們需要被奉養的時候,被迫「繼承」扶養孫子、孫女的責任。他們拖著行將就木的身軀,拼著最後僅剩的餘力做最後的奉獻。一個個愛滋病患案例讓我們看到,「支撐整個社會的不是政府提供的健康照護制度,也不是國際捐助者......發揮力量的是幾百萬幾千萬平凡的民眾一大多數是年老的女性,他們默默地發揮仁心與人性,照料那些被遺棄的孤兒。(頁91)政府無能,社會無情,無語問蒼天的老人孤立無援,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守護家庭的功能。

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葉,痲瘋病是一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傳染病,而病患中有50%集中在印度,有些村莊不但禁止患者進入,連家人也被嚴格禁止入村,許多病患只好自我放逐,到歧視比較不嚴重的北印度乞討度日,無容身之地的他們只能睡在德里火車站。作者在第六章以整章的篇幅記錄印度一個收容麻瘋病人的靜修所,創辦者在1975年決定自力救濟,「不要再讓麻瘋病人依靠路人的慈悲 過日,也不要再受到警察和官僚的騷擾(頁 214)。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際遇使得這些病患拋棄階級、宗教信仰的差異,資源共享,相持相扶,安然等待人生最後的命運。作者感嘆「難道人真的需要面臨疾病,甚至是被排斥的疾病,才能體認到我們大家有共同的人性,並且有共同的命運?(頁 218)瑟縮在社會角落的痲瘋病患可說是許多老人貧病交迫的隱喻,而這個無情的社會裡的那一絲溫暖,真的只能來 自受盡歧視和排擠之後的共同體會?

臺灣看見了嗎?

臺灣看見世界的老人嗎?看見自己的老人活在怎樣的世界嗎?我們「以為」臺灣是敬老尊賢之島;我們「以為」只有南半球國家的老人力困筋乏,不能退也不能休;我們「以為」臺灣老人在天倫親情中頤養天年;我們「以為」臺灣的老人享有友善的環境。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臺灣近50%最貧窮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是65歲以上的老人。而桃竹苗地區的「採茶婆,平均年齡超過70歲,其中不乏八旬老婦,她們「為了子女養孫,為兒子還債,面臨經濟壓力,不得不打起精神,繼續從事許多年輕人做不來的採茶工作。(《聯合報》201469日)這些人的命運和南半球貧窮國家的老人一樣,為了家庭,人盡其用,至死方休。

臺灣65歲以上人口目前已經達總人口的11%,兩年以後(2016),65歲以上人口將高於14歲以下人口。根據分析,國內60歲民眾平均還可以活19.6年,但只有9.3年處於健康狀態,其餘近10年的生活病痛纏身。換言之,「老人長壽,卻沒有成功老化,衝擊目前勞動人口,未來這群人上有臥病長者,下有扶養幼童。 註2未來臺灣多數的老人到了中老階段可能需要他人照護,面臨「拖累」家人的無奈;而年輕人 掙扎在親情羈絆與經濟需求之間,進退兩難,無力取捨。

根據「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調查,臺灣有九成房東不願意租房 子給老人,剩下一成的房東雖然沒有拒絕老人看房子,但最後租到房 子的老人不到0.01%。這樣的報告讓我們驚覺,原來臺灣人對老人的 關懷只限於事不關己的時候,原來我們心底對老人的偏見多麼不自 覺,原來我們對老人的漠視多麼理所當然.

老人動作遲緩,反應不夠靈活,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再思考、不再有感覺。如果老人默默隱忍,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無言以對;如果老人蠻橫暴躁,或許是因為他們身心受盡煎熬。人口老化的問題迫在 眉睫,如果政府官員和大眾能夠打開視角看看世界的老人,打開心胸 體會老人的世界,眼前糾結在無奈、無力、無能、無情的困境,或許 可能找到一個出口!


<原載於巨流出版社 2015年4月 出版 看見垂老的世界  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