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外文系1963畢業同學50 年重聚
- 陳秋霞 (新任2015聚會負責人),于舊金山2013
台灣大學外文系1963年畢業的同學於2013年9月23日假美國拉斯維加斯的中國餐廳(Cathay House)舉辦畢業五十週年聚會,有21位同學及他們的配偶和一對夫婦朋友參加,總共36人歡聚一堂,場面熱烈。
今年舉辦的聚會有聲有色,讓同學們在畢業五十年後能盡情享受相聚的溫馨,盡述心中話語,重溫大學時代的青春夢和憧憬,再續前緣。是日午後4點30分同學們陸續到達。初見面時,筆者只能當場認出少數同學,例如白燕平和焦寶進兩位。同學們一碰面就熱情地自我介紹,聽見久違的聲音,看到久違的面孔,才認出誰是誰。一認出誰是誰,就驚喜與歡呼一陣。接著就有說不完的話語。五十年的分別,五十年的牽念,五十年的逝去年華,一顆顆火熱的心卻不減當年。
會場大桌上展示出不少大學時代的老相片和同學們的著作,作者包括王祯和,杜國清,王淑媛,鄭恆雄,陳大安 等人, 還有數本雜誌介紹國際知名赤足藝術家葉蕾蕾同學,看了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們同窗四載,溫馨如昨天。擺在桌上的相片與著作見證了本系同學們曾經共同經歷了人生最純潔,又最美好的四年時光。
在拍了團體照後,司儀白燕平宣布聚會正式開始,先由王嵐峰與她先生傅學介上台放映他們專為此次團聚製作的電腦幻燈片,內容包括同窗與老師們的相片,同學們的畢業照,文學院外,椰林大道,杜鵑花下到處有同學們的影踪。這些幻燈片配上音樂並附上如詩般的描述標題,帶我們進入往事裡,重拾當年美好回憶,令人心馳神往。接著到會的同學們輪流一個一個的站起來,簡單的敘述離校後的生活,家庭與事業。前後有幾位同學站出來,講述他們所知道的已經過世的同學,包括王祯和,彭艷艷,于冬雪,林桂香,蔣徐乃錦,王惠及王惠慈等八位同學。
王素華同學講了她和王祯和的一段故事與同學分享。在外文系二年級的時候,王祯和帶給素華一篇他的作品 《鬼,北風, 人》,素華老實的告訴他看不懂他在寫些什麼。王祯和性情溫和又厚道,且彬彬有禮,對這不客氣的評語不但不生氣,反而很興奮地告訴素華他偷偷用她當作他作品中的模特兒,用來描寫他小說裡女主角。原來王祯和家中沒有姊妹,苦於不知如何描寫與刻畫故事裡的女主角,到處觀察參考眼中所能見到的女性的容貌與動作,最後只缺描寫女主角頭髮的樣板,只好東湊西湊。正好有一天上課時,剛坐下眼睛一亮,一頭美麗的長頭髮呈現在眼前,如獲至寶,於是他不管老師在台上教什麼,專心一意的完成了有關女主角一頭秀髮的生動描寫。 而那頭秀髮就是五十年前素華的頭髮,素華因此感到很榮幸!她表示當時她實在有眼不識泰山。王祯和的作品是超越當代讀者了解水平至少十年二十年。他寫這篇《鬼,北風, 人》時才二十歲,也因為這小說讓張愛玲認為王祯和是當時令人驚艷的唯一台灣作家。非常可惜,王祯和英年早逝,享年僅50歲。
接著由韓拱辰負責介紹我們當時本系系主任英千里教授的生平與貢獻。拱辰說英教授家裡都是虔誠天主教徒,因參加八年抗戰工作,被日本人逮捕遭受酷刑,以至於一生帶病。英千里在台大外文系最大的貢獻就是在當時師資極為匱乏的時代,善用自己的學術地位與人脈關係為本系聘請了一批國內外有學問有教學經驗與熱忱的教授們,包括黃瓊玖,孫立民,朱利民等等,以及一批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和基督教傳教士來系裡當教授講授文學與外語,教育台灣整代文學與外語的英才,值得肯定。(筆者按:本系五十幾年來,人才濟濟,名作家 與名教授輩出,都要歸功於這些教授們的貢獻,給一批有文學與語言天分的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與創作的條件,讓他們從成長過程中,留下很多不朽的佳作,並且培養後起之秀,對社會貢獻良多,譬如說余光中,白先勇,陳若曦,王禎和,郭松棻,胡耀恆,鄭恆雄等等,數不完的英才。)最後由焦寶進補充介紹大學時代那一批教學認真,對本系貢獻很大的耶穌會的教授們(其中包括,Father O’hara, Father Thornton,Father Murphy, Father Andreu 等)。
最後同學們搶著謝謝此次夏德琛帶領幾位熱心同學包括白燕平,李效群,王嵐峰,傅學敏,湯淑美等,她們不辭辛勞,從籌備,策劃到完成此次聚會工程,他們盡心盡力,妥當安排,勞苦功高,功不可沒!聚會結束前,夏德琛帶頭和同學們安排下次聚會事宜,出乎意料之外,筆者被公推為下次召集聚會的負責人。 宴會結束之時,老同學們一起唱完了《當我們在一起》,《綠島小夜曲》及台大校歌,依依不捨,互說珍重,並約下次聚會再見。